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评课稿 >>
《地毯下的尘土》评课稿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3-13


         评《地毯下的尘土》教学

    2013年3月18日,我校语文组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中,我听了一节七年级下册《地毯下的尘土,教学,现就该课教学谈点个人看法:
    一、教学流程:
    导入——目标展示——初步感知——形象分析——课堂练习。
    二、成功之处:
   1、教学目标明确。
    本课制定了三个教学:1、整体感知课文,能用几句话该课故事梗概,理解课文内容。2、分析迷你的形象,学会通过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3、理解美德的内涵,提货故事的深意。
就本课教学来说, 基本能围绕着三个目标展开教学。
    2 、注重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和良好语文学习品质。
    开课伊始,通过观看动画片《白雪公主》后,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看法和感受;在分析米妮的形象中,让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口头作文,有意训练学生的听辨能力。通过默读课文,训练学生读书思考赏析能力。通过当堂练笔,训练学生写作能力。同时,在学生展示习作时,请学生上台展示,并引导评价等,这些,不仅是对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更是对学生语文学习自信心、方法实践等良好品质的培养。
    3、学生答问能以文为证,有理有据。 
    尤其是 在“分析米妮形象”一环节中,学生这一表现异常突出。学生通过合作学习,形成见解,举手答问。且学生答问的习惯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我认为米妮是个xx的人。请大家把书翻到第xx页,跟我一起看第x行自然段第x行……”由此,学生的良好习惯可见一斑。这不仅是这堂课展示给我们的,也是教师平时训练的必然结果。学生不仅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
   4、注重在评价。
    评价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生生评价,师生评价等多种形式的评价。生生评价,相互取长补短,教师评价引导深入思考探究,明确方法。这样,在评价中指导,在评价中巩固学法,在评价中提高能力。
    二、商榷之处
    1、教学设计方面。我个人认为,语文教学设计应删繁就简。
    本课教学容量大,内容多,步骤繁。我认为,一堂语文课,教学设计不仅要依据课程标准基本要求,还要依据学情。
    首先,教学目标的制定要涵盖三个维度,表述上要准确。在《2012年新课程标准教学指导书》中,针对语文的各种文体的教学,都有详细的指导与示范,此处不必赘述。本文是一篇童话。关于童话教学,我想目标与重难点之一就是目标童话故事所蕴含的道理。可遗憾的是,本课教学设计中却忽略了这一点。的另外,在目标的表述上,同样也要准确。应尽可能使用“外显”行为动词。如目标1中的“理解”和目标3“体会”等词语的使用要仔细斟酌;目标2中“学会”一词也不够恰当。一种方法的”学会“往往需呀时间,需要不断地学习、实践,仅凭一节课就“学会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显然不符合实际。目标展示要适时适度。既然要展示目标,就应让展示发生效力,不可蜻蜓点水,学生走马观花,还没读完,已经切换。
    其次,教学内容的选择不可一味追求大、强。 或许是因了“优质课大赛”的缘故,教师总是想方设法“出彩”。所以内容的选择上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如本课教学,在赏析人物形象之后,教师小结了正面描写与咋么描写的方法,然后出示了一组句子,要求“练一练”。
 (1)从蛋壳里爬出的那些小鸭实在太丑了, 到处挨打。(从描写角度分析)(2)他们老是说:“……”三组句子均为《丑小鸭》里的句子。于是,学生把课文丢掷一边,开始赏析《丑小鸭》里的这些句子。我想,此处如目标真是果非要设计练习,可就地取材,从本文中抽取几个句子赏析不好吗?课堂进程中,此时正在进行的是人物形象赏析。在赏析过程中,学生自然而然涉及到了人物描写角度和描写方法。让学生畅所欲言地交流自己的学习所得,在评价中归纳方法,在指导中学会方法运用,在诱导中提高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和赏析人物的能力。而此时仅为练而练,反倒节外生枝,既影响了学生思维,还打乱了教学程序。更何况,在练笔之后,还有一项”找一找,读一读“的练习与之雷同。一堂课仅仅四十五分钟,容不得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子“的耽误啊。
    再次, 教学步骤过于繁杂。
    导入(1、观看动画片。2、说说观后感觉。3、说说主人公。4、出示课题。5、简介作者。)——展示目标——初步感知(1、自由朗读,概括文意。2、填空。3、讲述故事梗概。4、评价总结)——形象分析(1、讨论:米妮是个怎样的孩子。2、指名答问。3、作者如何描写米妮勤劳品质的。4、什么是描写。5、描写的种类。6、回忆描写的方法。7、请一位“模特”,教师描述,学生听辨所用描写方法。)——练一练——写一写——找一找,读一读——思一思——作业。教学环节可谓多矣。然而有些教学环节却影响了教学实效。所以我认为,语文教学应当避免程式化的操作。
    2、关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探讨。
    这是我每听一节课都格外关注的问题。这样是个老生长谈的问题,然而我个人的看法是:2002年课堂改革方案中,对学生的自主、合作学习方式的选择做了明确说。十多年来,这种观点不断在强化,目的让所有教师都能够逐渐学会正确指导学生选择学习方式。然而十多年来,盲目选择学习方式仍然充斥着各科教学的课堂。课堂上随处可见的是学生讨论轰轰烈烈,合作热特闹闹,不论所学内容,不顾学生个体,更无视问题性质。所以,每每听课,我都会不厌其烦地陈述我关于合作学习是看法。今天,我仍然强调,不是所以问题都适合合作学习;许多合作学习必须要以自主学习为前提!
    3、教师基本功锤炼方面:
    我认为,一个合格的教师,必须要有相应的学科知识。对于新教师来说,尤其要有学科系统性、专业性的知识。课堂教学中,像学生展示的知识必须是正确无误的。如,本节课中,描写的概念是否有必要强化先放在其次,而“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这显然是描写角度而非描写种类。人物描写方法则有“肖像、动作、心理、语言”等。而细节描写也只是肖像、语言、动作、心理等方面的细节描写;神态、容貌、衣着等则都属于肖像描写等等。
    另外,本节课一个最大的亮点就是教师就”学生模特“进行肖像描写的口头作文。但仔细分析,教师的口头作文中,对于人物肖像描写的顺序却有些混乱,没有按照从上到下或从下到上、从整体到局部或从局部到整体等写作顺序进行。
    以上均为我个人的看法。不当之处还请执教者海涵。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地毯下的尘土》阅读练习及答案
《地毯下的尘土》导学案3
《地毯下的尘土》教学反思
《地毯下的尘土》教学总结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9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8
《地毯下的尘土》问题学案及答案
《地毯下的尘土》阅读练习
《地毯下的尘土》练习题
《地毯下的尘土》导学案2
《地毯下的尘土》学案
《地毯下的尘土》课堂实录
《地毯下的尘土》导学案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7
《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6
《地毯下的尘土》mp3音频朗读
莫德·林赛《地毯下的尘土》原文阅读
《地毯下的尘土》ppt课件7
《地毯下的尘土》说课稿
《骆驼寻宝记》《地毯下的尘土》同步练习
《地毯下的尘土》ppt课件6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5
《地毯下的尘土》ppt课件5
《地毯下的尘土》写作特点解析
《地毯下的尘土》重难点解析
《地毯下的尘土》教材全解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4
《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3
《地毯下的尘土》同步练习(二)
《地毯下的尘土》同步练习(一)
《地毯下的尘土》重点导读
《地毯下的尘土》教学设计及反思过程
《地毯下的尘土》ppt课件4
《地毯下的尘土》ppt课件3
《地毯下的尘土》ppt课件2
《地毯下的尘土》ppt课件1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2
《地毯下的尘土》教案1
《地毯下的尘土》教学实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