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初中学案 >>
《小溪流的歌》学案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7-24


5、小溪流的歌

课题:《小溪流的歌》      课型:新授        课时:一课时
主备人:李兰蕊          审核人:宋新蕊     时间:
学习要点:
   1、能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2、进一步学习总分段式的写法,理清文章脉络。。
   3、感受小溪流自强不息,永不停步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总分段式的写法特点。
教学难点:能从小溪流生动的形象中体会出其中的寓意é,以及要我们学习的精神。
教学过程
一、 预习导学
初读课文,尝试解决以下问题
1.给加点字注音 
牢骚( sāo   )沉淀( diàn   )阻碍( ài   )恐吓( hè   ) 
低沉( chén   )怨悔( huì   )富足( zú   )积蓄( xù ) 
2.解释下列词语
(1)五颜六色:形容颜色很多。 
(2)兴致勃勃:兴趣很浓。 
(3)无穷无尽:形容没有穷尽。 
3.把一些好词语写入你们的词语记录本。 
4.作家简介 
严文井:当代 作家,儿童文学作    家。原名严文锦     ,湖北武昌       人。他的作品以童话和寓言的影响较大。他的童话寓言创作,故事生动,构思巧妙,具有很浓的哲理和诗意。作品集有 《严文井童话集》等         。 
5、初读课文后尝试用一句话概括文章大意:
二、检查导入
1、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见过会唱歌的小溪流吗?你们听过小溪流唱的歌吗?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严文井所写的《小溪流的歌》,去认真感受一下这首永唱不衰的歌吧。 
2、检查预习,听写字词
3、学生介绍作者及背景,老师适当补充
附:严文井:原名严文锦,1915年生,湖北武昌人,当代儿童文学作家。1934年毕业于湖北省立高中,次年到北京图书馆工作,并开始以“严文井”的名字发表作品。1939年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文学系任教,1945~~1951年任《东北日报》副总编辑,到北京后历任《人民文学》主编、人民文学出版社社长等职。第一部童话集《南南和胡子伯伯》出版于1941年。主要著作有:《严文井散文选》《严文井近作》《严文井童话集》《严文井童话寓言》等。1953年出版的中篇童话《“下次开船”港》被译成多种外文介绍到国外。
4、检查朗读,提出改进的意见。 

附:朗读时的语气要求(仅供参考) 
(1).小溪流是快乐的、活泼的、同时又比较幼小,所以应读得快乐、活泼,声音清脆纯净,像一个可爱的儿童。 
(2).小河比较壮大了,他精神旺盛,精力饱满,所以应读得洪亮、朝气蓬勃,像个青少年。 
(3).大江比小河更壮大了,他积蓄着巨大的精力,同时也变得有些深沉,所以应读得洪亮,又略带些深沉的声音,像个成熟的青年。 
(4).海洋无边无际,欢乐地动荡着,他博大、复杂而又单纯柔和,所以应读得洪亮、饱满,而又稳重、安详,像个稳健成熟的中年人。
三、学习研讨
(一)细读课文,理出文章思路,整体感知
1、课文为什么以“小溪流的歌”为题?小溪流经过哪几个成 
长阶段?每个阶段怎样?填写下表.

成长阶段 歌声特点 力量表现 劝阻者 主题
小溪流 哼哼唱唱,用清亮的嗓子歌唱。 推着小树枝打转,冲过石块的阻拦。 枯树桩 
枯黄的草 坚持前进永不停步 
在前进中不断成长
小 河 沙声地歌唱 推送着木排,托起沉重的木船。 乌鸦 
大 江 低声吟唱,用洪亮而低沉的声音唱。 掀起汹涌的波涛,举起庞大的轮船。 泥沙 
大 海 强烈地向着四方歌唱。 他不断地涌起来,向上,向前,向着四面八方。 沉船

文章通过一条小溪流逐渐成长壮大微小河、大江、海洋的过程,歌颂了小溪流乐观向上、永不停息的奋斗精神。
2、文章采用空行的形式,以小溪流不断成长壮大为线索,可分为四部分:
明确:第一部分:总叙小溪流的特点,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小溪流不分日夜地奔流,长大成小河。
第三部分:小河不知疲倦地奔流,汇集成一条大江。
第四部分:小溪流最后成了汪洋大海,仍然不停止。
(二)精读课文,小组讨论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小溪流的形象是什么?
明确:小溪流在自然中,本是没有性格,没有理想,没有语言的自然界的事物之一,但在本文中,作者却赋予它这一切,使它成了一个性格鲜明、思想坚定、富有顽强生命力的形象。

(2)“枯树桩”、“乌鸦”、“泥沙”比喻社会生活中什么样的角色?他们与小溪流有什么关系?
明确:“枯树桩”属于社会生活中腐朽没落的事物,他们即将走完生命的历程,对于未来没有信心,只有牢骚。“乌鸦” 属于社会生活中没有上进心,不思进取的人,他们考虑的只是有没有“好玩意”。“泥沙”是跟随时代或潮流前进了一段之后,认为“已经走得差不多了”,半途停顿,甘愿掉队的人。 
他们都是作为小溪流的陪衬者出现的。他们在不同阶段从反面表现了小溪流坚持前进,坚持成长的可贵。

(3)本文赞扬了小溪流的什么精神? 
明确:坚持到底或坚持前进,永不停步或反对掉队。
    
(三)品读课文赏析语言
(1)课文把小溪流当作一个欢快活泼的儿童来写,如写“小溪流一边奔流,一边玩耍。他一会儿┅┅长了小腿的蝌蚪还学青蛙妈妈慌张地蹬开了腿”等有何作用。
明确:作者有意识地把小溪流当作一个欢快活泼的儿童来写,使文章充满了童趣。这些词语形象传神,生动有趣,极大地增强了这篇童话的吸引力和可读性。 

(2)“小溪流就这样不知疲倦地奔流、奔流”,“小河就这样奔流,不断向前奔流”,“大江就这样奔流,不断向前奔流”,“他奔流着,奔流着,永远向着前方。”这些相似的语句间隔地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何作用?明确:这些语句,既有力地串连着各部分内容,又反映事物的发展,暗示成长的主题。 
(3)首段“太阳出来了,太阳向他微笑。月亮出来了,月亮也向着他微笑”,语序和词语稍加变化后又出现在尾段有什么作用? 
明确:既拉紧了文章的结构,又表现了小溪流成长中的快乐之情。
四、拓展延伸
1、小溪流的歌给你什么启示?略

2、由溪流的形象你联想到了些什么?略

五、课堂检测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tiào(眺  )望 恐hè(吓  ) 阻náo(挠  ) 兴致bóbó( 勃   )( 勃   )
2.造句 
汹涌:                  牢骚: 
五颜六色:              无穷无尽:

3.分析下面小溪流演变成海洋的示意图,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用一两句话写出来。
明确:小溪流往前奔流(不知疲倦)→形成了小河(精神旺盛)→长为大江(十分强壮)→汇成海洋(猛烈翻腾,强烈欢唱) 
4.课内阅读
于是,无边无际的蓝色海洋在欢乐地动荡着。海洋翻腾起白色的泡沫,强烈地向着四方欢唱。他是这样复杂,又是这样单纯;是这样猛烈,又是这样柔和。他一秒钟也不停止自己的运动。 
在海底,一只爬满了贝壳的、朽烂得只剩一层发锈的铁壳的沉船,它早已不耐烦海洋这无休无止的晃动了,悄悄地问: 
“可以休息了吧,可以休息了吧?” 
海洋记得住一切,他以和小溪流同样清亮的嗓子回答: 
“休息?为什么?那可不成!”他的无穷无尽的波浪就这样一起一伏,没有头,也没有尾。月亮出来了,月亮向着他微笑。太阳出来了,太阳出向着他微笑。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海洋更加激起了自己的热情。他不断涌跃起来,离开了他,一边舞蹈,一边飞向纯洁的蓝天。 
巨大的海洋唱着小小的溪流的歌: 
“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 
(1) 选文中写沉船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反面衬托大海永不停息地向前的执着精神。  

(2) 写太阳和月亮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正面衬托大海的形象。

(3) “海洋感觉到整个世界,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近在他的身边。”海洋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
明确:海洋感觉到周围的一切都在为自己鼓劲,都在给自己加油。意思相近即可 

(4) “永远不休息,永远不休息!”体现了海洋 执着    的精神。 
5.课外阅读 
⑴从前有个小女孩,想够着天上的星星。她透过窗子的玻璃望着星星在晴朗的夜间闪闪发光。她想,要是她拿得着星星,那该多么快乐啊。她问父母,他们能不能把星星摘下来给她。他们只是叫她别发傻。尽管如此,她要入眼时还在想,她是多么希望得到星星啊! 
⑵有一天,她独自去找星星。她先到发动水车的贮水池边的旧磨坊去,对贮水池说:“请问,你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 
⑶“啊,看见过,”贮水池说,“星星经常到我的水里来玩。你跳进来游泳吧,也许会找到它们。” 
⑷小女孩跳进贮水池,游呀,游呀,但还是找不到星星,只找到一条小溪。她问小溪:“人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我非常想拿到星星。” 
⑸“啊,看见过,”小溪回答说,“星星常常下来,在我的岸上于。你涉水走吧,也许能找到星星。” 
⑹于是她涉水走去。走呀,走呀,走得累了,还是没有找到天上的星星。她来到一块草地上,仙女们正在那儿玩呢。 
⑺“请问,”小女孩问仙女们,“你们看见过天上的星星吗?我很想知道什么地方可以找到星星。” 
⑻“噢,看见过,”仙女们说,“星星常在我们脚边的草丛里闪光。和我们一起跳舞吧,也许人会找到星星。” 
⑼于是,小女孩就翩翩起舞,跳呀,跳呀,但还是没有找到星星。这时,她非常累了,便坐下来哭起来。 
⑽“我游泳,我涉水,我跳舞,”她说,“还是没有找到星星。” 
            (选自英国童话《天上的星星》) 
1、选出对文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 a ) 
a、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b、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c、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d、⑴‖⑵⑶⑷⑸⑹⑺⑻‖⑼⑽ 
2、第一自然段在故事情节发展中属于( a ) 
a、开端  b、发展  c、高潮  d、结局 
3、“尽管如此,她要入眼时还在想,她是多么希望得到星星啊。”这一句在行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承上启下,为下文情节作伏笔。

4、文段刻画小女孩的主要方法是( a ) 
a、语言描写、动作描写  b、心理刻画、语言描写
c、动作描写、神情描写  d、神态描写、语言描写 
5、第十自然段生动细致地写出了小女孩 焦急忧伤       的心情,对第   到第九自然段起总结概括的作用。 
6、请用“文段通过对……记叙,表达……”这一格式概括选文的主题。 
文段通过对 小姑娘不畏艰险寻找星星的记叙,表达 人们对美好事物、美好理想的向往与追求。             
7、文中的小女孩给人一个什么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 
a、天真单纯  b、沉着勇敢  c、理想远大  d、幼稚无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小溪流的歌》阅读练习及答案
《小溪流的歌》教案10
《小溪流的歌》导学案5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18页)2
《小溪流的歌》学案3
《小溪流的歌》导学案3
《小溪流的歌》教学设计9(获奖)
《小溪流的歌》复习资料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15页)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7
《小溪流的歌》学案2
《小溪流的歌》教学反思
《小溪流的歌》问答题
《小溪流的歌》导学案2
《小溪流的歌》表格式教案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6
《犟龟》《小溪流的歌》阅读练习
《小溪流的歌》导学案
《小溪流的歌》教案8
《小溪流的歌》mp3音频朗读
严文井《小溪流的歌》原文阅读
《小溪流的歌》课堂实录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5
《小溪流的歌》教案及练习
《小溪流的歌》rm视频素材
《小溪流的歌》flash朗读及教学课件
《小溪流的歌》同步练习3
《小溪流的歌》同步练习2
语文版《犟龟》《小溪流的歌》《基因畅想》《如果人类也有尾巴》教案及练习
《小溪流的歌》教案6
《小溪流的歌》教案5
《小溪流的歌》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小溪流的歌》说课稿
《犟龟》《小溪流的歌》《如果人类也有尾巴》《基因畅想》教案及练习
《小溪流的歌》同步练习
《小溪流的歌》flash课件1
《小溪流的歌》教案4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4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3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18页)
《小溪流的歌》教案3
《小溪流的歌》教案2
《小溪流的歌》ppt课件1
《小溪流的歌》教学实录1
《小溪流的歌》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