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题库 >>高考文学类文本阅读 >>
聂鑫森《常守山》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聂鑫森  上传者:tomacc  日期:22-03-21


二、文学类阅读-单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常守山
聂鑫森
云阳山云雾深处的常家村,最让人高看一眼的是常守山。
常守山65岁了。个子高大,脸盘也宽大,配着大眼、长耳、高鼻、阔嘴,还有嘴边永远浮着的笑意,村民们都说他是生就的佛相。
他是种田的好把式,几亩水田、山田侍弄得条理分明,不需要妻子帮忙。他也是盘山(种树、栽竹)的行家里手,屋后的一大片自留山,是他储钱、取钱的银行。
种田、盘山之外,他精力还有富余。家里设有工匠房,摆放着打铁的红炉、站台,做木工活用的砍凳、工具柜。农具中的锄、铲、刀,都是老式样,但尺寸要大一些,因为他身高力大,用起来才过瘾。家具也是按老规矩打造,时新的款式他嗤之以鼻,而且是就地取材,什么胶合板、纤维板、木屑板绝对敬而远之。
农具、家具,常守山做了为的是自用,并不以此作为谋生的项目。但有一种东西,他不常用,别人也不常用,他却隔三岔五地制作,那就是打更报时、驱赶野兽的木梆。
木梆在城市、乡村早成了文物。自从有了钟、表,还要它来报时吗?在山区用得着它的时候,是守秋。各家都有苞谷地,到了夜晚,敲梆吓走那些前来偷、咬苞谷棒子的猴子、野猪。现在条件好了,敲梆太费事,提一个便宜的收录机去,里面录着敲锣打鼓放鞭炮的响亮声响,充了电的干电池可以用好几个小时。守秋的人坐在一堆篝火后,隔一阵按一下开关播出声音,莫说是猴子、野猪,连豹子都逃得远远的。
妻子问:“老常,没用的木梆,你还做?”“你不懂什么叫无用之用!"常守山哈哈一笑。
原先守秋用木梆时,村民来索取,常守山是免费相送。现在呢,没人要了,他是做着玩。坯料长一尺、宽五寸、厚四寸,中段镂空,空间的上部比下部要厚一些,因为上部要经受敲打。更重要的是上部和下部的断面上,要锉出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齿状,称之为回音齿。然后在木梆的一端,安上手柄。敲梆的棒提,用的是老南竹的粗壮竹根,用火炙直,用砂纸磨光磨亮。竹根棒槌敲在木梆上,"梆——梆——梆——',声音高亢、宏重,传得很远很远,像京剧舞台上的花脸演员叫板,有经久不息的膛音。
做一个木梆,又费时又费工。
村民们背地里议论:常守山是不是脑子出了问题?
常家堂屋的墙上,隔些日子,旧木梆换下来,再把新木梆换上去。有时候,常守山兴致来了,取下木梆,站到门外的土坪里,或轻或重地敲打几声,像一个顽皮的细伢崽。
常守山对妻子说:“只有一种东西我打造不出来,那就是手机!但我会玩手机,这就是古人所说的:君子使物,不为物使。”
一个农民说出这样的话,不但妻子听不懂,村民也会听不懂,不简单啊。常守山虽只念过初中,但他喜欢读书自学,传统国学的普及本他买了不少,在夜晚灯下,津津有味地手不释卷。
村里第一个玩手机抖音的,是常守山。
初冬,常守山去竹山挖冬笋。他把手机固定在一根三四尺长的细竹竿上,由妻子举着,或近或远地对着他。最有趣的是他头扎白毛巾,背着一个很大的竹背篓,背篓里放着一把短柄二齿锄,左手拿着木梆,右手拿着竹根棒提。他像电影《平原游击战》中那个敲梆人一样,先敲几声梆,然后喊道:“平安无事啊——“妻子笑得差点岔了气。常守山又说道:“冬笋是美味,人人都想吃。最好的冬笋,是藏在土下不冒尖,可怎么才知道它藏在哪里呢?我来告诉你。”
背景中远山苍翠,近景是一片青绿的竹林。常守山先介绍怎么找到竹笋:一是先看竹叶,哪棵竹子的竹叶青葱茂密,它肯定孕育着冬笋。二看竹枝,竹枝的走向便是竹鞭的走向,找到竹鞭就找到了冬笋。三看竹干的颜色,青壳光滑的,说明竹龄短,冬笋就在竹根附近;光泽发暗还有白色斑点的,则是老竹,竹鞭长,冬笋离竹根就远一些。解说中,出现一个一个的画面。接着,是常守山用短柄二齿锄,挖出一只一只肥硕的冬笋,丢进背萎里。结束时,他又敲响几声梆,说:“常家村,家家有竹林,请来这里旅游观光,采购冬笋,体验挖冬笋的乐趣!”
妻子问:“你怎么不说请来我们常家?”
“到哪家不是一样?常家村是一家人。”
这个在网上一发出,马上爆红。村民们很感动,赶快转发到各自的微信朋友圈。
沿着云缠雾绕的山区公路,私家小车、电商的货车,一拨一拨地来到常家村,看风景,吃农家饭菜,采买土特产。许多人家还有客房,可以安闲地住宿。常守山家有四间客房,总是住得满满的。
他领着客人去游山,手里提着木梆。山谷里、岔道边、密林中,不时地敲两下,提醒客人不要走散了。到了快吃饭时,他的妻子在家门前敲三声梆,他也回应三声梆,表示马上会转回来,比打手机还便捷。半夜三更,客人已沉入梦乡,常守山会披衣起床,说是去院墙外巡查,轻轻打几声梆。
妻子说:”还用得着你去敲梆报时吗?”“不是报时,是报平安。家在梆声里,这个念想就很温馨。”“老常,你是个人物!”村民们说。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常守山肖像有特点,一脸的笑意,让人觉得有“佛相”。他还给乡亲免费送木梆,认为常家村是一家人。
B.常守山种田是行家里手,能自制农具,按老规矩打造家具,不用胶合板、纤维板、木屑板之类的材料。
C.木梆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几经沉浮,原来可作山区守秋之用,后来只当玩具用,而现在作报时、报平安之用。
D.常家村位于云雾深处的云阳山,风景优美,在抖音上爆红后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观光游览,吃农家菜,购买山货。
7.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说开头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生活背景,并以“最让人高看一眼”点明了常守山在常家人眼中的印象。
B.小说在描述常守山拍抖音、挖竹笋一事时,以其妻子的封闭保守做陪衬,衬托了常守山开拓创新的一面。
C.“背景是远山苍翠,近景是一片青绿的竹林”一句描绘了云阳山优美的景色,又使挖笋之事富有意境。
D.“无用之用”“君子使物,而不为物所使”等语言描写,与“他喜欢读书自学,夜晚灯下,手不释卷”的描述形成了照应。
8.文中画横线处详细地描写了常守山做木梆一事,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常守山的身上寄寓了深厚的传统美德,请结合小说简要分析。

答案:

6.C 
7.B 
8.①文中详细描写了常守山做木梆,说明了木梆在常守山心中的地位,表现了常守山认真、细致的一面。②常守山做木梆的每一个细节都依照传统方式,突出坚守传统的主题。③为下文写木梆再次发挥作用做铺垫。 
9.①勤劳质朴。常守山是一个农民,他把几亩水田、山田侍弄得条理分明,不需要妻子帮忙,种田、盘山之外,精力还有富余。②重视乡情,与人为善。原先守秋用木梆时,村民来索取,常守山免费相送;邀请大家来旅游时介绍全村,认为常家村是一家人。③学习传统国学,坚守传统。他坚持学习传统国学,对木梆念念不忘,认为家在梆声里,这个念想就很温馨。 
【解析】 
6.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小说内容的能力。 
C. “而现在作报时、报平安之用”分析错误。根据文中“不是报时,是报平安。家在梆声里,这个念想就很温馨”可知,木梆在现在的作用不作报时了,只报平安之用。 
故选C。 
7.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鉴赏小说艺术特色的能力。 
B. “以其妻子的封闭保守做陪衬”于文无据,根据原文“他把手机固定在一根三四尺长的细竹竿上,由妻子举着,或近或远地对着他”“妻子笑得差点岔了气”可知,妻子辅助常守山拍摄视频,并乐在其中,由此可看出妻子是支持他的做法的,并不是封闭保守不理解他。 
故选B。 
8.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重要情节、语段的作用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主要从情节、人物、主旨、效果等角度展开探究。 
从情节角度:结合下文“他领着客人去游山,手里提着木梆。山谷里、岔道边、密林中,不时地敲两下,提醒客人不要走散了。到了快吃饭时,他的妻子在家门前敲响三声梆,他也回应三声梆,表示马上会转回来,比打手机还便捷。半夜三更,客人已沉入梦乡,常守山会披衣起床,说是去院墙外巡查,轻轻打几声梆”可知,木梆在生活中很多处又有了新的作用,可以发挥它新的价值,因此划线语段详细地描写常守山做木梆一事,从情节角度的作用分析是为下文写木梆再次发挥作用做了铺垫; 
从人物形象塑造角度:划线语段中,常守山在做木梆时从容认真,选材的精细“坯料长一尺、宽五寸、厚四寸,中段镂空,空间的上部比下部要厚一些”,做的过程中“要锉成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齿状”“用的是老南竹的粗壮竹根,用火炙直,用砂纸磨光磨亮”,每个过程都能体现常守山对于制作木梆的认真和细心,由此可以体现人物认真、细致的品质,也可以反映出木梆在常守山心中的重要地位; 
从小说主题角度探究:划线句子中,细致体现出常守山做木梆的选材和方法,断面“锉成高高低低、大大小小的齿状”,“用的是老南竹的粗壮竹根,用火炙直,用砂纸磨光磨亮”,这些都是传统的制作方法,常守山做木梆的每一个细节都依照传统方式,也突出坚守传统的主题。 
9.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作品的人物形象的能力。 
要把握人物的形象,注重分析人物的具体做法、心理以及神态、肖像等描写手法涉及的具体内容。要提取文本相关信息,力求全面;然后细心筛选,力求准确;最后加以整合,力求简洁。 
结合“他是种田的好把式,几亩水田、山田侍弄得条理分明,不需要妻子帮忙。屋后的一大片自留山,是他储钱、取钱的银行”“种田、盘山之外,他精力还有富余。家里设有工匠房,摆放着打铁的红炉、砧台,做木工活用的砍凳、工具柜……”分析可知,常守山他把几亩水田、山田侍弄得条理分明,还有精力做工匠活计,体现出他身上作为农民的勤劳质朴的本性; 
结合“原先守秋用木梆时,村民来索取,常守山是免费相送的”,当游客在观看他的视频后想来这里游览的时候,他不把商机着眼在自己家,而是说“常家村,家家有竹林,请来这里旅游观光,采购冬笋,体验挖冬笋的乐趣”“到哪家不是一样?常家村是一家人”分析可知,常守山给村里人免费相送木梆,邀请大家来旅游时介绍全村,认为常家村是一家人,体现出他身上重视乡情,与人为善的特点; 
结合“原先守秋用木梆时,村民来索取,常守山是免费相送的”,当游客在观看他的视频后想来这里游览的时候,他不把商机着眼在自己家,而是说“常家村,家家有竹林,请来这里旅游观光,采购冬笋,体验挖冬笋的乐趣”“到哪家不是一样?常家村是一家人”分析可知,常守山给村里人免费相送木梆,邀请大家来旅游时介绍全村,认为常家村是一家人,体现出他身上重视乡情,与人为善的特点; 
结合“常守山虽只念过初中,但他喜欢读书自学,夜晚灯下,手不释卷”,当木梆在现代社会功用不在的时候,依然坚持用传统方法认真痴迷的制作木梆,而且常常在生活中使用木梆,认为它“不是报时,是报平安。家在梆声里,这个念想就很温馨”,这些情节体现出他坚持学习传统国学,坚守传统的情怀。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和军校《逛》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浙江省高考题)
《支队政委》《长征:前所未闻的故事》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甲卷高考题)
《阿Q正传》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九一八”致弟弟书》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全国乙卷高考题)
冯至《江上》阅读练习及答案(2022年新高考全国I卷高考题)
彭程《江南水弄堂》阅读练习及答案
宗璞《跑警报》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贾平凹《这是爱的呼唤》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三只虫》阅读练习及答案
布卢姆《高高的海浪》阅读练习及答案
普希金《驿站长》阅读练习及答案
毕飞宇《过年的厨房》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她觉得自己与中国已经骨肉难离》阅读练习及答案
理查德·耶茨《体面的失败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施蛰存《梅雨之夕》阅读练习及答案
孙犁《芦花荡——白洋淀纪事之一》阅读练习及答案
石英《北方古镇,另一种风味》阅读练习及答案
莫里斯·梅特林克《青鸟》阅读练习及答案
王充闾《守护着灵魂上路》阅读练习及答案
铁凝《构思》阅读练习及答案
梁晓声《人世间》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林斤澜《丫头她妈》阅读练习及答案
蒲宁《静》阅读练习及答案
叶廷芳《艺术家与匠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契诃夫《在法庭上》阅读练习及答案
余秋雨《历史母本》阅读练习及答案
萧红《放火者》阅读练习及答案
雷马克《西线无战事》阅读练习及答案
梅子涵《扫地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鲁迅《长明灯》阅读练习及答案
聂鑫森《红漆大板凳》阅读练习及答案
聂鑫森《树医》阅读练习及答案
聂鑫森《“宝物”圆月桌》阅读练习及答案
聂鑫森《配角》阅读练习及答案
聂鑫森《尊严死》阅读练习及答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