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六年级上 >>
《京剧趣谈》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9-08-06


教学目标
1.学习并积累“驰骋、尴尬、虚拟、约定俗成、凸显”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特色。
3.通过语言文字的描述了解艺术带给人们的享受。

教学重点
了解京剧表演中马鞭的应用和亮相的艺术手法。

教学难点
学习课文用具体事例说明京剧表演特点的说明方法。

教具准备
京剧演出片段的课件

教学设计
一、谈话导入新课
说起中国的国粹,有些同学可能会想起京剧。京剧积淀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丰厚文化底蕴,每一位中国人无不为此而感到骄傲与自豪!京剧艺术不仅深受炎黄子孙的喜爱,同时,她那独特的表现形式和魅力,征服了全世界各国酷爱艺术的人们。这节课,我们就走近京剧,了解一下京剧的艺术特色。【课件1:课题】(板书课题: 京剧趣谈)齐读课题。
二、读通读准课文
1.课文从哪两个角度讲了京剧表演的特点?请同学们带着这样的问题自由通读全文,要求读准每个字的字音。看看你读懂了什么,有什么疑问,在书上标记一下。
2.【课件2】出示词语认读:
驰骋 尴尬 虚拟 高扬 低垂 装饰 约定俗成
绱鞋底 酒宴 唯恐 不可开交 戛然而止 越发

三、了解京剧特点
1.【课件3】出示第一部分《马鞭》学习要求。
默读课文第一部分,回答下列问题:
(1)京剧表演骑马时,为什么不用真马?
(2)京剧表演中,用什么道具来表演骑马?
(3)演员拿着马鞭代替真实的骑马有什么好处?
(4)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哪两个例子?
2.小组交流,明确问题答案。
3.指名汇报,教师点拨指导:
舞台方圆太小,马无法驰骋,所以只能找一样东西来替代,马鞭是比较合适的。(板书:虚拟)
演员手拿马鞭,骑马人特定和优美的姿态能鲜明地表现出来,演员有无穷无尽的表演自由,随心所欲,不受限制。(板书:马鞭)
作者为了说明虚拟的道具也是可感觉可使用的举出了两个例子,一个是《拾玉镯》中小姑娘绱鞋底用的线是虚的,一个是宴席上举杯喝酒是虚的。
(板书:绱鞋底 举杯饮酒)
3.全班交流,了解用马鞭虚拟表演的特点。

四、感知表达特点
1.自由读《马鞭》部分,思考作者由马鞭说起,为的是说明京剧表演中的什么特色。
2.读第二、三自然段,用简洁的语言分别写出这两个自然段的意思。
(二、演员表演绱鞋底,针线都是虚的,但感觉可以使用。三、演员表演举杯喝酒,实际上并不真喝。)
3.作者说京剧中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一样感觉可以使用时,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举例子,一是绱鞋底,二是举杯喝酒。)
4.京剧欣赏,看表演领悟京剧表演的艺术特色。
(1)多媒体播放:【课件4】京剧中骑马、绱鞋底、举杯饮酒的图片。
(2)学生谈观看后的体会。

五、体会表演特点
1.出示学习要求:
默读《亮相》部分,要求读懂这部分内容后,把重点讲给别人听。注意讲清楚:
(1)这一部分讲了京剧表演中哪两种奇特场面?
(2)这两种表演有什么好处?
2.创设情境,运用方法,讲给别人听。
3.师生评议。(板书:亮相 静止 杂技)
4.片段欣赏,体会好处。
多媒体播放:【课件5】相关的京剧片段,学生结合文字描述体会这种表演方法的好处。

六、拓展阅读资料
出示:【课件6、7】
京剧表演的四种艺术手法:唱、念、做、打,也是京剧表演四项基本功。
唱指歌唱,念指具有音乐性的念白,二者相辅相成,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歌”,做指舞蹈化的形体动作,打指武打和翻跌的技艺,二者相互结合,构成歌舞化的京剧表演艺术两大要素之一的“舞”。
戏曲演员从小就要从这四个方面进行训练,虽然有的演员擅长唱功(唱功老生),有的行当以做功(花旦)为主,有的以武打为主(武净)。但是要求每一个演员必须有过硬的唱、念、做、打四种基本功。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地发挥京剧的艺术特色。更好地表现和刻画戏中的各种人物形象。
京剧有唱,有舞,有对白,有武打,有各种象征性的动作,是一种高度综合性的艺术。

板书内容
京剧趣谈
虚拟:马鞭 绱鞋底 举杯饮酒
亮相:静止 杂技

教学反思
京剧是中华文明的宝贵遗产,体现了民族的智慧和深厚的文化底蕴。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究竟又是什么?教学中又如何体现它的教学特点呢?我们该怎么做呢?我认为:
一、明确略读课文教学的目标
用多种阅读方法获取重要信息,尤其要进行略读能力的训练,读懂文章的大意。通过自主阅读获取信息,培养独立阅读能力。加强课内外联系,沟通课内外阅读,适度拓展和延伸。略读课文的教学应该成为联系课内外阅读的桥梁,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尝试运用精读课习得的方法独立阅读,实现向课外完全独立阅读的过渡。同时,要根据单元主题及课文的特点,适当向课外拓展、延伸。
二、把握略读课文教学的尺度
略读只是一种阅读的方式,它的任务比较单一,只是为了获取相关的信息。而略读教学则是一种教学活动,它承担了更为广泛的任务,不止是让学生在略读实践中获取信息,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不断的实践中学习略读方法,学会略读方法,从而培养学生的略读能力。
纵观本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感受到备课要注重实质,深钻进去,不能只把侧重点放到了形式的研究上。相信有了不断的反思和改进,我的课堂教学一定会更上一层楼。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京剧趣谈》练习题
《京剧趣谈》知识点
《京剧趣谈》同步练习
《京剧趣谈》基础练习
《京剧趣谈》教学设计4
《拾玉镯》《金玉奴》剧情简介
《京剧趣谈》说课稿
《京剧趣谈》教案3
《京剧趣谈》课后作业练习
《京剧趣谈》课堂作业练习
《京剧趣谈》教学反思
《京剧趣谈》课文原文阅读
《京剧趣谈》ppt课件4
《京剧趣谈》ppt课件3
《京剧趣谈》ppt课件2
《京剧趣谈》ppt课件1
《京剧趣谈》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