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南阳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卷
|
|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7-01-10 |
河南省南阳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语文 第Ⅰ卷 阅读题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印章艺术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中国传统艺术,它的起源和社会结构的复杂化分不开。据传, 在四千多年前的华夏族已经经用玺印了。汉代的《春秋远计枢>中说:“黄帝_时,黄龙负图,中者,文日天王符玺。”这里说的玺,便是我们后来所说的印章。印玺开始是作为一种契约 和凭证来使用的。《左传•裹公二十九年》中记载:“季武子取卞,使公冶问,玺书追而与之。” 《周礼•地官•掌节》也记载:“货贿用玺节。”可见玺印在封建文书和贸易往来中的作用。秦始皇一统六国,规定了皇帝的印称“玺”,官吏和民间只能叫“印”。于是,印便有了证明社会身份的作用了。古玺印采用的文字是不规范的,秦始皇将小篆定为通用字体后,篆书便成了印章文字的主流。 中国使用印章的历史,从考古所得的遗存看,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的商代,河南安阳商代墓葬遗址中曾出土过印章,印面是四角内收的方形,称为亚字形,印文是小鸟的图像。同时出土的还有铸造青铜器的范模,可知这方印章是制作青铜纹饰的印模。在使用功能上,它与后世的印章不同,但透露出印章的出现,深受契刻的影响。远在新石器时代大汶口文化的陶器上就发现了契刻符号;殷商时代在甲骨上记载占卜事件也契刻卜文;在铸造青铜器时,人们更把契刻技艺与金属铸造结合,创造出具有史书价值的青铜器铭文。这说明印章的产生同契刻传统是相承的。印章的使用方式也保留着新石器时代制陶工艺的特点,新石器时代陶器上的纹饰,如几何纹就是用雕刻花纹的模印印在陶器表面上的。北京刘家河商代遗址中,曾出土了一件陶制的模印,其形制与印章极为相似,长方形的模面,模背上粘接着兽形把手,形制很像印章。所不同的是模印较印章薄,把手较印纽大,为雕刻镂空花纹的薄片。 1992年,著名考古学家李学勤著文《中国玺印的起源》,论述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三件铜印为商代玺印,从而为中国印章的起源提供了时代最早的实物例 | |
| 标题: |
河南省南阳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终质量评估语文试卷 |
| 文件大小: |
97K |
| 文件格式: |
zip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