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课文练习 >>
《幼学纪事》测试练习题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5-11-05


《幼学纪事》测试
(一)速读测试。
1.《幼学纪事》选自《》1983年第5期。这是一篇______散文,是作者______回忆少年时期______。
2.归纳本文中心思想。
3.第一部分写幼年的生活环境,为什么第一段不写生活的贫困,而全段侧重写“没有文化”?
4.为什么要详细叙写“我”帮助老郝叔起草“请会通知”的事?
5.第二部分写幼年上学时的______。其中第一段,从全文结构上看是个______段,概括叙述______,引出对______的深情忆念。
6.第二部分第二段,也是过渡段,它的作用是______。第三段写忘了姓名的教师,______印象最深,始终留在脑海里。
7.作者回忆美术教师卫天霖时,详细写教师教给孩子各种画法,特别着重回忆一次写生课的情况和教师给自己的鼓励,为什么?为什么强调卫先生的“价值”?最后一段的作用是什么?
8.第三部分写辍学时期的困苦生活,思考一下,为什么写这段生活?
9.第四部分写辍学后苦心求学的经过,这段可分几个层次?各层次写什么内容?
10.最后一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
测试记录:
阅读速度:______字/分钟
理解率:______%
阅读效率______字/分钟
(二)激疑质疑。
1.文章所记都是作者的亲身经历,读来如诉家常,亲切自然。但作者在选材上确是下了一番功夫的。你能分析一下本文材料与中心的关系吗?
2.阅读本文时是否体会到幽默的风格特点?试分析幽默风格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3.试分析本文强烈的对比手法在突出中心方面的作用。
(三)精读导引。
1.首先理出本文写了哪些材料?分别说明这些材料对表现中心的作用,最后归纳材料与中心的关系。
2.查查有关资料,先理解什么是幽默?本文中哪些地方是幽默写法?它的作用是什么?
3.分别找出对比之处,然后分析对突出中心的作用。
(四)疑难讨论。
1.材料:①贫寒的家境②周围环境大杂院③两位良师④中途辍学⑤辅仁大学旁听⑥上夜校
与中心的关系:
文章以“幼学纪事”为题,明确了记叙中心,记幼年求学的事。在什么情况下求学?环境条件如何?这就需要交待家境的贫寒和环境的困难,所以文章首先写家庭贫寒,突出没有文化;写大杂院,也突出没有文化。这样就写出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我”求学的艰难。为什么在如此艰难中,“我”喜欢读书,并学有所成呢?是因为“幸运地遇到了校内外的许多良师益友”,尤其是两位启蒙教师。于是写两位教师的材料成了回忆的中心内容。中途辍学是求学生活的转折点,而且这段生活经历最艰难,也最能反映“我”苦学的精神,所以文章对旁听和业校学习生活做了细致地描述。纵观全部材料可以看到都是根据中心的需要安排的。
2.幽默是指有趣或可笑而意味深长的语言风格。它的表现形式有两种:本来很严肃的事情,用貌似轻松的笑话来表达;轻松的笑谈却故意说得十分严肃。
本文第一段交待作者出生于一个“完全没有文化的家庭”,家里没有书,作者却说“家里的藏书每年一换”,接着一个转折“但只有一册”再接着解释“就是被俗称为‘皇历’的那本书”。这笑话说得多么严肃,本是凄凉辛酸的往事,作者却说得俏皮轻松,叫你听得忍俊不禁,正当你想笑时,分明感到作者说得那么严肃,几乎催人泪下。再如文章第三部份写作者辍学后找事做的艰难。“母子两个茫茫然地等着,等着一个谁也不愿多想的茫茫然的未来”。文章在叙述这沉痛的往事后不再去写令读者“哭”的话,而接下来的却是一句轻松的俏皮话:“茫然中还是有事可做的。子承母业,去当当”。这俏皮话,貌似轻松,却比涟涟的泪水更令人沉痛。这样幽默的语言就更深刻地表现中心思想。
3.鲜明强烈的对比是本文表现方法上的另一个特点。作者把“那么多好的教师和好的朋友”与恶劣的社会环境相对比,“完全没有文化的家庭”和渴求知识的“我”形成强烈反差,花了钱而经常不听课的“学子”和“我”这个“偷窃知识的人”;“法兰西文学的殿堂”和“厕所餐厅”;“雅人”与“俗人”等鲜明而强烈的对比,作者虽未加任何议论,自会引起读者的认真思索,从而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思想。
速读测试参考答案与评分标准:
1.中国青年回忆性于是之艰苦的求学生活(8分)
2.作者回忆幼年求学的艰辛经历,表达对黑暗的政治制度的深恶痛绝,对良师益友的深挚怀念(10分)
3.这实际上是在写他家境的贫寒,另外根据中心的需要,首先点出作者渴望求学的艰辛。(10分)
4.突出社会最底层的劳动人民没有文化的痛苦。(5分)
5.两位良师过渡求学的困难良师益友(8分)
6.引起对小学时代两位良师的回忆给我们诵读《罪恶的黑手》(10分)
7.流露对老师的喜欢和敬重之情,表明老师给“我”的影响之深突出老师的伟大颂扬老师的平凡的画像,表现老师的谦逊的品格,赞颂老师是一位“播种者”。(15分)
8.辍学时期的困苦生活少年辍学是作者求学历程的转折点必须交待,这段凄苦生活,则是为下文记叙作者苦心求学作了铺垫。(15分)
9.分三层:①写侥幸进辅仁大学旁听;②找到职业后上夜校学法语;③最后一段,全文的总结。(9分)
10.议论点题,表达作者对当时的恶劣政治制度的痛恨,对良师益友的感激、敬仰和怀念。(10分)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幼学纪事》ppt课件(29页)
《幼学纪事》读后感
《幼学纪事》ppt课件3
《幼学纪事》ppt课件2
《读书示小妹十八生日书》《获得教养的途径》《幼学纪事》教学参考
于是之《幼学纪事》原文阅读
《幼学纪事》教案5
《幼学纪事》教案4
《幼学纪事》教案3
《幼学纪事》ppt课件1
沪教版《幼学纪事》教案2
《幼学纪事》重难点分析
《幼学纪事》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