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教案1
作者:   上传者:tomacc  日期:15-07-03


课题:天下皆知美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有自身的对立面,并以对立面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
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所以是美的,那时因为有丑陋存在;知道善所以是善的,那时因为有邪恶存在。有与无相互生成,难与易相互成就,长与短相互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音与声相互和谐,前与后相互伴随,这是永恒的。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激趣。
1、听成语故事《东施效颦》
2、听了故事你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二、出示:天下皆知美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这是古时老子子说过的一句话,让我们来读一读。
句子比较长,要分开来读,再连读。
三学习句子
1、出示
原文:天下皆知美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2、说说意思
3、读一读译文:天下人都知道美所以是美的,那时因为有丑陋存在;知道善所以是善的,那时因为有邪恶存在。有与无相互生成,难与易相互成就,长与短相互显现,高与下相互依存,音与声相互和谐,前与后相互伴随,这是永恒的。
4、试背。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句子:天下皆知美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盈,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
二、 学习相关内容:
老子认为,宇宙间的一切事物都不是孤立的存在,都有自身的对立面,并以对立面作为自身存在的前提。这就是中国古典哲学所谓“相反相成”。譬如美与丑、善与恶的事物及其观念都是在对立的关系中产生而存在的。也就是说,一切事物在“相反”的关系中显现着“相成”的作用。“相反”,就是说事物的两个矛盾方面相互排斥;“相成”就是说在一定条件下事物的两个矛盾方面相互联结,获得了同一性。
三、做做游戏:学生将带来的图片进行比较,看哪幅漂亮?将笔进行比较,看哪根长?将颜色进行比较,看哪种暗?刀是锋利的吗?通过比较明白万物都是相对的。
四、联系实际说说。
1、爱因斯坦的相对论
2、英国伦敦有家报纸曾经刊登一则广告:以5万英镑征集由伦敦到达罗马最快捷的旅行方法。因为奖金不菲,问题奇特,一时应者如云。
如果是你,你会是什么样的答案呢?
学生交流。
公布结果:最后,刊登广告的事主将奖金颁发给一位年近中年,风韵犹存的妇女。她将自己人生的经历都蕴含到简洁的答案中:找到一位心仪的旅伴。令人心仪的旅伴不能缩短两地之间的物理距离,但是却能够让人感到整个旅程如沐春风,如白马过隙。这就是心理时间的相对性。中国的许多古谚语,例如一日不见如隔三秋兮,度日如年等等也充分表达了心理时间的相对性,但对心理时间相对性认识仅停留在直观本能阶段,心理时间其它更精密、逻辑的属性却远远没有表达清楚,以至于无法对心理时间做精致、准确的管理。
五、学习相关成语。
你知道表示时间最短最长的成语吗?
六、制作书签



课题: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目标:通过学习让学生明白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中,水德是最近于道的,做人要像水一样柔善。
译文:最善的人好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讲故事激趣。
1、 听故事《水灌良田》
2、 说说和水有关的成语
3、听了故事你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
二、出示: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这是古时老子子说过的一句话中的前部分: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
让我们来读一读。
三学习句子
1、出示
2、说说意思
3、读一读译文:最善的人好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物相争,停留在众人所厌恶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
全文的意思:最上等的善要象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之争夺,停留在众人讨厌的低洼低方,所以最接近道。居住在善于选择地方,存心善于保持深沉,交友善于真诚相爱,说话善于遵守信用,为政善于有条有理,办事善于发挥能力,行动善于掌握时机。正因为他与事无争,所以才不会招惹怨恨。
4、试背前半部分并说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句子: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
二、学习相关内容:
在自然界的万事万物中,老子最赞赏的是“水”,认为水德是最近于道的。“圣人”的品格就像“水”那样:滋润万物而不与取于万物,甘愿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人格完善的“圣人”正式如此:他们不但默默无闻地做着于群众的事情,而且“处众人之所恶”,做着别人不愿做的事情。他们任劳任怨,忍辱负重,能无私地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去帮助别人,而不会与别人争名夺利。这就是老子“善利万物而不争”的著名思想。
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这里实际说的是做人的方法,即做人应如水,水滋润万物,但从不与万物争高下,这样的品格才最接近道。尽管从总体上看,老子的处世哲学是消极、无为的,但如果剔除其消极成分,细细品味水的品性,我们还是能够从中发掘或引申出有益的道理或原则的。
三、 联系实际说说。你能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水的优点吗?、
学生交流
教师相机点评
    一曰守拙。水乃万物之源,论功勋当得起颂辞千篇、丰碑万座,炫耀的资本不可谓不厚。可它却始终保持一种平常心态,不仅不张扬,反而“和其光,同其尘”,哪儿低往哪儿流,哪里洼在哪里聚,甚至愈深邃愈安静。此等宁静和达观,是很多人难以企及的。这的确是一种“无为”,但不是对“大我”的无为,而是对“小我”的无为,是在个人利益上的无为。
    二曰齐心。水的凝聚力极强,一旦融为一体,就荣辱与共,生死相依,朝着共同的方向义无返顾地前进,故李白有“抽刀断水水更流”之慨叹。因其团结一心,水威力无比:汇聚而成江海,浩浩淼淼,荡今涤古;乘风便起波涛,轰轰烈烈,激浊扬清。
    三曰坚忍。水至柔,却柔而有骨,信念执著追求不懈,令人肃然起敬。九曲黄河,多少阻隔、多少诱惑,即使关山层叠、百转千回,东流入海的意志何曾有一丝动摇,雄浑豪迈的脚步何曾有片刻停歇;浪击礁盘,纵然粉身碎骨也决不退缩,一波一波前赴后继,一浪一浪奋勇搏杀,终将礁岩撞了个百孔千疮;崖头滴水,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咬定目标,不骄不躁,千万次地“滴答”、“滴答”,硬是在顽石身上凿出一个窟窿来,真可谓以“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
    四曰博大。“海纳百川,有容乃大”。水最有爱心,最具包容性、渗透力、亲和力,它通达而广济天下,奉献而不图回报。它养山山青,哺花花俏,育禾禾壮,从不挑三拣四、嫌贫爱富。它映衬“荷塘月色”,构造洞庭胜景,度帆樯舟楫,饲青鲥鲢鲤,任劳任怨,殚精竭虑。它与土地结合便是土地的一部分,与生命结合便是生命的一部分,但从不彰显自己。
    五曰灵活。水不拘束、不呆板、不僵化、不偏执,有时细腻,有时粗犷,有时妩媚,有时奔放。它因时而变,夜结露珠,晨飘雾霭,晴蒸祥瑞,阴披霓裳,夏为雨,冬为雪,化而生气,凝而成冰。它因势而变,舒缓为溪,低吟浅唱;陡峭为瀑,虎啸龙吟;深而为潭,韬光养晦;浩瀚为海,高歌猛进。它因器而变,遇圆则圆,逢方则方,直如刻线,曲可盘龙,故曰“水无常形”。水因机而动,因动而活,因活而进,故有无限生机。
    六曰透明。虽然也有浑水、污水、浊水甚至臭水,但污者、臭者非水,水本身是清澈、透明的。它无颜无色、晶莹剔透;它光明磊落、无欲无求、堂堂正正。惟其透明,才能以水为镜,照出善恶美丑。人若修得透明如水、心静如水,善莫大焉。
    七曰公平。水不汲汲于富贵,不慽慽于贫贱,不管置于瓷碗还是置于金碗,均一视同仁,而且器歪水不歪,物斜水不斜,是谓“水平”。倘遇坑蒙拐骗,水便奔腾咆哮,此乃“不平则鸣”。人若以水为尺,便可裁出长短高低。
五、学习相关谚语。
1、每一颗善良的心都是纯净的水。
2、“善良的心是花园,善良的思想是根茎,善良的话语是花朵,善良的事业是果实。(英国谚语)”这说明,只要我们袒露一颗善良大心,世界便会向你报以微笑。
      3、 善良是一种风度,是一种修养,也是海洋一般博大的胸怀。它把高尚与友情,忠实与勇敢,吸纳到爱的生命中,让生活变达更加美好。
    4、有一位智者告诫人们:“可以交出你的皇冠、珠宝和金银,但绝对要保留你一颗善良的心。
5、爱真理和善良,不是为了求得报酬,而是为了真理和善良本身。(法国谚语)
6、善良的人不论有心或无意,都会彼此帮助,邪恶的人则故意互相作对。
六、制作书签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知人者智》导学案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ppt课件2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ppt课件1
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知人者智》教学设计2
老子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知人者智》教案1
《天下皆知美之为美》原文和译文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