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考试题 >>高考现代文阅读 >>
刘亮程《最后的铁匠》阅读练习及答案
作者:刘亮程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3-09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25分)
最后的铁匠
刘亮程
①吐尔洪·吐迪是这个祖传十三代的铁匠家庭中最年轻的小铁匠。他十三岁跟父亲学打铁,今年二十四岁。成家一年多了,有个不到一岁的儿子。吐尔洪说,他的孩子长大后说啥也不让他打铁了,教他好好上学,出来干别的去。吐尔洪说他当时就不愿学打铁,父亲却硬逼着他学。打铁太累人,又挣不上钱。他们家打了十几代铁了,还住在这些破烂房子里,他结婚时都没钱盖一间新房子。
②吐尔洪的父亲吐迪·艾则孜也是十二三岁学打铁。他父亲是库车城里有名的铁匠,一年四季,来订做铁器的人络绎不绝。父亲的一把锤子养活一家人,日子还算过得去。吐迪也是不愿跟父亲学打铁,没干几天就跑掉了。他嫌打铁锤太重,累死累活挥半天才挣几块钱,他想出去做买卖。父亲给了他一点钱,他买了一车西瓜,卸在街边叫卖。结果,西瓜一半是生的,卖不出去。生意做赔了,才又垂头丧气回到父亲的打铁炉旁。
③父亲说,我们就是干这个的,祖宗给我们选了打铁这一行都快一千年了,多少朝代灭掉了。我们虽没挣到多少钱,却也活得好好的。只要一代一代把手艺传下去,就会有一口饭吃。我们不干这个干啥去。
吐迪·艾则孜打镰刀时眼皮低垂,眯成细细弯镰似的眼睛里,只有一把逐渐成型的镰刀。儿子吐尔洪就没这么专注了,手里打着镰刀,心里不知道想着啥事情,眼睛东张西望。
⑤铁匠炉旁一天到晚围着人,有来买镰刀的,有闲的没事看打镰刀的。天冷了还是烤火的好地方,无家可归的人,冻极了就挨近铁匠炉,手伸进炉火里燎两下,又赶紧塞回袖筒赶路去了。
⑥麦收前常有来修镰刀的乡下人,一坐大半天。一把卖掉的镰刀,三五年后又回到铁匠炉前,用的豁豁牙牙,木把也松动了。铁匠举起镰刀,扫一眼就能认出这把是不是自己打的。旧镰刀扔进炉中,烧红、修刃、淬火,看上去又跟新的一样。修一把旧镰刀一两块钱,也有耍赖皮不给钱的,丢下一句好话就走了,三五年不见面,直到镰刀再次用坏。
⑦吐迪家的每一把镰刀上,都留有自己的记痕。过去三十年五十年,甚至一二百年,他们都能认出自己家族打制的镰刀。那些记痕留在不易磨损的镰刀臂弯处,像两排月牙形的指甲印,千年以来他们就这样传递记忆。每一代的印记都有所不同,一样的月牙形指甲印,在家族的每一个铁匠手里排出不同的形式。没有具体的图谱记载每一代祖先打出的印记是怎样的形式。这种简单的变化,过去几代人数百年后,肯定会有一个后代打在镰刀弯臂上的印记与某个祖先的完全一致,冥冥中他们叠合在一起。那把千年前的镰刀,又神秘地、不被觉察地握在某个人手里。他用它割麦子、割草、芟树枝、削锨把儿和鞭杆……千百年来,就是这些永远不变的事情在磨损着一把又一把镰刀。
⑧打镰刀的人把自己的年年月月打进黑铁里,铁块烧红、变冷、再烧红,锤子落下、挥起、再落下。这些看似简单,千年不变的手工活,也许一旦失传便永远地消失了,我们再不会找回它。那是一种生活方式。它不仅仅是架一个打铁炉,掌握火候,把一块铁打成镰刀这样简单的一件事。更重要的是打铁人常年累月,一代一代积累下来的那种心理。通过一把镰刀对世界人生的理解与认知,到头来真正失传的是这些东西。
⑨吐尔洪·吐迪家的铁匠铺,还会一年一年敲打下去。打到他跟父亲一样的年岁还有几十年时间呢,到那时不知生活变成什么样子。他是否会像父亲一样,虽然自己当初不愿学打铁,却又硬逼着儿子去学这门累人的笨重手艺。在这段漫长的铁匠生涯中,一个人的想法或许会渐渐地变得跟祖先一样古老。不管过去多少年,社会怎样变革,我们总会在一生的某个时期,跟远在时光那头的祖先们,想到一起。
⑩吐尔洪会从父亲吐迪那里,学会打铁的所有手艺,他是否再往下传,就是他自己的事了。那片田野还会一年一年地生长麦子,每家每户的一小畦麦地,还要用镰刀去收割。那些从铁匠铺里,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镰刀,就像一弯过时的月亮,暗淡、古老、陈旧,却永不会沉落。
(1)请结合文章内容赏析第④段和第⑥段画线句子的表达效果。(5分)
①吐迪·艾则孜打镰刀时眼皮低垂,眯成细细弯镰似的眼睛里,只有一把逐渐成型的镰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旧镰刀扔进炉中,烧红、修刃、淬火,看上去又跟新的一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采用比喻的手法,生动形象地描绘出吐迪·艾则孜打镰刀时投入、专注、胸有成竹的特点;同时,比喻也暗合他的工作,十分巧妙。
②“扔进”“烧红”“修刃”“淬火”,一系列动词使用精练、连贯,生动地再现了吐迪家修旧镰刀的过程,表现了吐迪家打铁技艺的纯熟。
(2)请结合全文,分析第⑤段在内容和结构上的作用。(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这段文字描写了吐迪家铁匠铺的环境,这里既是打铁、买卖的地方,也是人们休闲、歇脚、取暖的地方,透露出浓浓的人情味。②为下文做铺垫,烘托了本文的主题。
(3)解释下面句子在文中的含意。(6分)
那些从铁匠铺里,一锤一锤敲打出来的镰刀,就像一弯过时的月亮,暗淡、古老、陈旧,却永不会沉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传统手工业、传统生活方式渐渐过时、褪色、被人淡忘。②但是传统手工业、传统生活方式所体现出的专注、精细、慢调、有人情味的特点永远不会消失。
(4)文章结尾说“吐尔洪会从父亲吐迪那里,学会打铁的所有手艺,他是否再往下传,就是他自己的事了”。你认为吐尔洪会不会把祖传的打铁的手艺再往下传?试作探究。(8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会。①吐迪家是一个祖传十三代的铁匠世家,不会轻易让它失传。②田野里的麦子需要镰刀收割,吐迪家的镰刀最受欢迎。③一代一代的打铁人通过一把镰刀获得对世界人生的理解与认知。④这种传统手工业和生活方式具有永恒的魅力。
(2)不会。①打铁太累人又挣不上钱。②吐尔洪要他的孩子好好上学,坚决不让他长大后再打铁。③随着时代的发展,传统的打铁手艺渐渐淘汰。④文章的题目是“最后的铁匠”。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刘亮程《三只虫》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对一个村庄的认识》《城市过客》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我改变的事物》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寒风吹彻》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给鸟搬家》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江苏省淮安市中考题)
刘亮程《我认识那根木头》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父亲》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后父的老》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留住这个村庄》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风把人刮歪》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文学——从家乡到故乡》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城市牛哞》阅读练习及答案(二)
刘亮程《一个人的名字》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长大的只是那些大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通往田野的小巷》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狗这一辈子》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木匠》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远离村人》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最大的事情》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先父》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我另外的一生已经开始》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城市牛哞》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与虫共眠》阅读练习及答案
刘亮程简介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