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小学教案 >>五年级下 >>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5-02-10


 
  教材分析
  《二泉映月》是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一篇课文。课文以小学生喜爱的故事形式出现,让学生通过朗读和背诵感受和体验民间艺人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历程和其丰富的内涵,学习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敢于同命运抗争、矢志不渝追求美好理想的精神。
  这篇文章真挚感人,指导学生认真朗读、感悟并背诵课文,从而体验盲人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是本课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学生分析
  本班大多数学生不仅具有独立思考的习惯,并生动活泼,善于合作探究。他们喜欢朗读,大部分学生经过指导能把课文表达的情感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挖掘出来。他们对音乐十分感兴趣,充满着好奇,且通过几年的音乐教学具有一定的理解音乐的能力,但面对《二泉映月》这样的名曲要在短时间内充分感悟其丰富的内涵绝非易事。
  设计理念
   ⒈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教师是学习活动积极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应以学生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教育技术辅助教学,体现新“课标”的理念。
   ⒉使朗读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重要手段。让学生在自主、民主、优雅的氛围中学习,自主地读、说,在自读自悟、主动探究中读懂课文,感悟真情,从而体会阿炳创作《二泉映月》的艰辛和这首名曲的丰富内涵,学习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教学目标
   ⒈能通过欣赏《二泉映月》,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文中描写音乐和由琴声联想表达乐曲丰富内涵的语句的意思。
   ⒉感受阿炳创作不朽名曲《二泉映月》的艰辛,学习他热爱生活、热爱音乐、追求美好理想、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
   ⒊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有感情朗读表达乐曲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⒈播放录音,创设情境。
    又是一个中秋夜,阿炳在邻家少年的搀扶下,来到了二泉。月光似水,静影沉璧,但阿炳再也看不见了。只有那淙淙的流水声萦绕在他的耳畔。他想起了师父说过的话,想到了自己坎坷的经历。渐渐地,渐渐地,他似乎听到了深沉的叹息,伤心的哭泣,激愤的倾诉,倔强的呐喊……
    听着,听着,阿炳的心颤抖起来。他禁不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
   ⒉播放二胡曲《二泉映月》。
   ⒊你从音乐中仿佛听到了什么,或看到了什么,感到了什么,能用一句话简单地说说吗?
    (音乐委婉连绵,夜深人静,泉清月冷,阿炳仿佛正坐在二泉边沉思往事;
    琴声凄凉,好像看到了阿炳流落街头、卖艺度日的身影,似乎看到了阿炳在愤怒质问:人世间为什么有这么多的不平?
    仿佛感受到了阿炳的刚直顽强和对幸福生活的向往……)
   ⒋阿炳用心创作音乐,我们用心领悟音乐,所以感受都很准确。我相信大家一定能找到集中体现这首名曲内容和意境的自然段,能吗?(能)那我们就来找一找,找出来后认真读一读,并结合《语文补充阅读》中这篇课文的助读部分去仔细体味它的丰富内涵好吗?
  二、中心突破,精读第5自然段
   ⒈自由读,找出表现阿炳演奏二胡时的动作的语句,用“-——”画出;找出描写琴声变化的语句,用“══”画出;找出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用“~~”画出。
   ⒉小组讨论,说说自己对所画语句的理解,并把自己最受感动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给别人听听,同时仔细听听别人对这些句子的理解。
   ⒊交流表现写阿炳演奏二胡动作的语句。
    ⑴出示:
     他(阿炳)禁上住拿起二胡,他要通过琴声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给这茫茫月夜。他的手指在琴弦上不停地滑动着,流水月光都变成了一个个动人的音符,从琴弦上流泻出来。
    ⑵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可以看出阿炳抒发情怀的急切和全身心投入创作的状态。)
     你是从哪些关键词语看出来的?
     (禁不住、不停地滑动、流泻)
    ⑶“倾吐”是什么意思?谁能联系上下文说说你的理解。
     (“倾吐”即“倾诉”)
    ⑷阿炳要“倾吐”什么?他是通过什么来“倾吐”的?
     倾吐
     [板书:琴声————————→情怀]
    ⑸谁来有感情地朗读这两句话。
   ⒋交流描写琴声变化和琴声所表达的丰富内涵的语句。
    ⑴出示:
     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惠山二泉的优美景色,在怀念对他恩重如山的师父,在思索自己走过的人生道路。
     ①听音乐起始部分,看相关画面,感受乐曲的“委婉连绵”,体会琴声表现的内涵。
     ②交流:课文作者是怎样把“委婉连绵”的音乐形象地表现出来的,又是怎样把阿炳通过琴声要倾吐的情怀具体表现出来的?
      (比喻句,排比句)
      [板书:委婉连绵  赞叹  怀念  思索]
     ③琴声“委婉连绵”,阿炳用琴声表达着自己的情怀,我们该怎样读呢?
      (指导用徐缓、抒情的语调朗读,加深体会。)
      自由读——→女生齐读。
    ⑵出示:
     随着旋律的升腾跌宕,步步高昂,乐曲进入了高潮。它以势不可挡的力量,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抒发了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①说说自己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板书:升腾跌宕  表达出  抒发了]
     ②欣赏音乐高潮部分及相关画面,进一步体会阿炳通过琴声表达的感情。
     ③指导朗读:
      这时乐曲的旋律升腾跌宕,步步高昂,我们朗读时语调要——(加快),音调要——(加高),读出什么样的气势?(势不可挡)
      自由读——→男生齐读。
    ⑶出示:
     月光照水,水波映月,乐曲久久地在二泉池畔回响,舒缓而又起伏,恬静而又激荡。阿炳用这动人心弦的琴声告诉人们,他爱那支撑他度过苦难一生的音乐,他爱那美丽富饶的家乡,他爱那惠山的清泉,他爱那照耀清泉的月光……
     ①这两个句子中表现这首乐曲特点的词语是哪些?
      [板书:舒缓而又起伏  恬静而又激荡]
     ②引导理解这两对看似矛盾的两对词语所表达的乐曲的丰富内涵。
     ③乐曲表现阿炳的悲与苦、恨与怒,更表现了他对音乐、对生活、对家乡的爱。
      引读并板书:他爱——他爱——他爱——他爱——
  三、中心发散,粗读课文其余部分
   ⒈阿炳为什么能在短时间内创作出这种内涵丰富、优美无比的不朽名曲呢?请同学们读读课文其他段落,看出阿炳究竟有哪些“积淀已久的情怀”?
   ⒉第1自然段。
    ⑴交流:家乡美好风光对阿炳的熏陶。
    ⑵指导读出美感。
   ⒊第2自然段。
    ⑴交流:师父对阿炳的启迪和教诲。
    ⑵分角色朗读(指导用启发、语重心长的语气读好师父的话,注意突出“倾听”、“年纪还小”、“许多”、“饱经风霜”等词语。)
   ⒋第3自然段。
    ⑴哪些词语可以看出阿炳饱受磨难?(双目失明、卖艺度日)
    ⑵磨难并没能泯灭阿炳对音乐、对生活深深的爱,所以这段后两句话中哪些词语在朗读时要突出出来,表现他敢于同命运抗争的精神?(“泯灭不了”、“热爱”、“向往”、“多么希望”)
    ⑶练习朗读,指名读。
   ⒌第4自然段。
    ⑴指名朗读。
    ⑵交流对这段课文的理解。
     (中秋之夜,月光依旧,泉水依旧,可听泉的阿炳已经历了无数坎坷,不再是那个不谙世事的少年了,两个“想到了”,两个“渐渐地”和“听到了”后面并列的短语及语意未尽的省略号,准确、充分地表现了他此时此刻的万千感慨。他触景生情,“禁不住拿起二胡”,要把“积淀已久的情怀”“倾吐”出来。)
   ⒍第6自然段。
    琴弦即心弦,琴声即心声。正是长期积淀在胸的种种情怀,化作创作的灵感,才孕育出这不朽的名曲。
    齐读第6自然段。
  四、配乐朗读全文(根据时间机动处理)
  五、作业
   ⒈有感情朗读全文,练习背诵4、5自然段。
   ⒉找出课文中描写月夜景色的句子,并圈出重点词语。
  六、板书设计

                   6、二泉映月
                    倾吐
            琴声 ———————————→ 情怀
           (动人心弦)          (积淀已久)
            委婉连绵            赞叹……怀念……思索……
            升腾跌宕            表达出……抒发了……
            舒缓而又起伏          他爱……他爱……
            恬静而又激荡          他爱……他爱……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二泉映月》ppt课件5
《二泉映月》ppt课件4
《二泉映月》ppt课件3
《二泉映月》ppt课件2
《二泉映月》导学案
《二泉映月》说课稿
《二泉映月》教学反思
《二泉映月》教学实录
《二泉映月》课堂实录
《二泉映月》阅读练习及答案
《二泉映月》ppt课件1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6
《二泉映月》教案5
《二泉映月》教学设计4
《二泉映月》教案3
《二泉映月》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