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语文论文 >>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探究
作者:chenxiuxiu66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9-16


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探究

杭州市萧山党山中学  邬昌玲
一.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
在语文教学中注意和兼顾到一些道德和思想品质教育,是语文教师应尽的责任与义务。然而,语文教学毕竟应该以语文教育为主,我们不能因为强调德育而冲淡了语文教育的本色和主体。在语文教学中,德育教育只能是一种渗透,以自然的穿插形式出现。既然是渗透,那就一定要讲究一些艺术性和操作方法。笔者通过20多年对中学语文教学的实践和理论探讨,感到以下三点是切实可行的。

1.抽出格言式的句子重点讲解

在人类历史上,曾留下过许多晶莹璀璨、光芒四射的格言,这些格言使许许多多青少年走上成功之路,取得令人瞩目的业绩。许多古今中外、历久不衰的格言或名言,是人们从文学作品中挖掘、摘引、精选出来。现在语文课本所选的许多文学作品,不论诗词、散文或小说,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不仅有着丰富的思想内容和出类拔萃的文学特色,而且往往含有一些文情并茂、短小精悍、意味隽永的名言名句。有些课文的思想内容,有时就是通过其中的一段话来体现的。对于这些闪烁着思想光芒的句子,我们应紧紧抓住,围绕课文提供的语言材料和中心,加以重点分析和讲解。

我们在讲解《岳阳楼记》时,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对洞庭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也要让他们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一名句,理解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阔胸怀。讲解鲁迅小说《故乡》,不仅要分析闰土的艺术形象,同时也要学生理解和背诵最后的句子:“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鼓励学生:在未来的生活道路上,应有勇于开拓、勇往直前的精神。讲解《生命的意义》时,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环境描写的烘托作用,同时也要让学生感悟到生命的神圣,要珍惜生命,让生命放射光芒。小说主人公保尔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至理名言,最集中地体现和概括了他为全人类利益而生存的博大的人生态度和崇高的献身精神,不仅影响了整整几代人,而且会永久地流传给我们的子孙后代。

由于作品中格言式的句子具有言简意赅的特点,学生易记、易背,把它抽出来重点讲解,这对学生思想健康成长,无疑是注入了有益的营养。

2.应有针对性地进行德育渗透

进行德育渗透要结合学生的具体特征。现在的学生在正确对待人生和刻苦自律、热爱劳动、服务集体等方面,都比较欠缺,他们看问题往往偏重于表面而忽略了本质。

教《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一文,学生们对西蒙·亚力山大·黑尔的成功,产生了两种看法:一部分同学认为老黑尔的成功,改变命运得助于列车上的偶然相遇;一部分同学认为,老黑尔之所以成功,是他本身素质即认真、执着起决定的作用。同学们争论热烈,那是他们在阅读时思考的结果。这是一篇课内的阅读课文,是以学生自读为主的。我在引导学生思考时,抓了一对反义词:偶然与必然,偶然只是一种机遇,真正起作用的是老黑尔本身具有的良好素质,即使没有“列车上的偶然相遇”,凭着做人认真、执着,凭着对目标的追求,“好运”会再次与他有缘,这是必然的。这篇课文的精华在于:改变命运的实质是一个人的素质。而素质是我们学生时代应该培养和训练的,这种具有针对性的德育渗透,对学生思想素质的培养和提高远远超出了课文语言文字本身。

3.把握课文中德育渗透的重点

有时候,一篇课文有多方面的积极意义,存在着多义性。此时,语文教师就要突出重点,抓住中心。在此,可以用综合、对比、选择的方法,找准语文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突破口。

选入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虽然都有其闪光的思想和精神,但侧重各有不同,有的是爱国主义,有的是集体观念,有的是自强不息,有的是舍己为公……,当我们教完一篇课文时,完全可以把课文中高尚情操和闪光思想联系起来,综合在一起,让学生们进行一些热烈的讨论,甚至是争议,最后让他们作出选择。尽管选择各有不同,但无意中却让学生们进行了思想交流,互相取长补短。这种方式,对德育渗透来说,是极其自然地突出了重点,有机地统一了课文的文学性和思想性,最终达到作品与学生心灵产生共鸣的效果。

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区别
在语文教学和政治教学中,虽然都涉及德育教育,但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与政治课程中的政治教育显然是不同的。这种不同,不仅表现在各自不同的教学内容和不同的教学要求、教学目标上,而且表现在不同的教学方式上和不同的教学步骤上。一般说来,有以下几个区别。

第一,政治学科中的德育教育目的是直截了当的,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是潜移默化的。因为向学生开设政治课的目的,就是为了要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加强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它强调的是一种思想方面的教育。因而可以直接地向学生灌输思想品德方面的内容,并且越明白越好。而向学生开设语文课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和阅读分析能力的水平,它首先强调的是一种语文方面的基础训练,而不是一种思想方法的训练,或单纯的思想教育。因此,它在教学过程中进行一些德育教育,不应该象政治教育那样明确和直接,而应该结合课文实际,以潜移默化的形式出现,这是由语文教材本身的内容所决定的,这样也较能为学生们所接受。

第二,政治教育主要是观念型的,以理性化为主;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则是感情型的,以感性化为主。在学校开设政治课,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政治思想水平,而且要让他们从小就形成一定的政治观念,关心政治,并不断把他们从感性认识提高和上升到理性认识,逐渐培养、诱发和训练他们在理性方面的思考能力。而语文教学中所使用的教材,大多是古今中外的著名文学作品。凡文学作品,不论诗文、小说,都是感情的产物,其中都含有丰富的感情色彩和内涵,与理性颇强的政治教材区别甚大。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往往就是通过或抓住其中一些带有感情色彩的典型事例和人物来打动学生,震撼他们的心灵,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第三,政治教学中所选用的教材,并不强调文学性,也不以文学性为标准,有的甚至根本谈不上文学性,所以它的教材本身决定了它的德育教育只能是正面的、直接的。而语文教学中所选用的教材,都有着非常丰富的文学性,有的甚至还带有趣味性,这种文学语言往往本身就充满着感染力,再由语文教师加以分析和讲解,其感染力就更强。因此,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往往就是通过这种文学性、或带着笑意的趣味性,或带着哀婉、悲壮的情感,传递到学生的心灵中去。

我们找出以上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与政治教育的区别,并不是说语文教学中的德育优于政治教育,而是找出二者之间的特点和差异,以便各自更好地加以发挥,取长补短,同时,也为了进一步证实,在语文教学中进行一种“渗透式”的德育教育,似乎更符合语文教学的特性,如果说,学生有了明确的政治目标和远大理想仅仅是一个骨骼,那么,只有通过高尚的道德情操的陶冶和净化,才能使他们成为丰满红润有血有肉的人。

总之,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对政治教育的一种补充和延续,完成这一任务,语文学科具备了特殊的条件和功能,语文教师应充分利用这得天独厚的条件,加强德育渗透,有效地做好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工作。

从总体上来看,人们还是比较注意在语文教学中贯串和兼顾一些德育教育的,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目前还是一个有争议的命题,我们之所以把它详加论述,并不是要削弱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更不是把它与德育教育对立起来,而完全是为了更合理、更准确地处理和把握好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关系,更好地进行语文教学中的德育教育。但在具体操作方法上,却与以往贯串的德育教育还是有区别,它更讲究艺术性和语言的特殊功能,是一种“渗透式”的德育教育。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语文学习急需更新的几个理念
为教育,需自由
应试教育下的素质教育——实行美育中考改革所思
微信何以威信
小说创作应该有怎样的开头和结尾(一)
不要否定考试---正确认识我们的“科举制度”
这个诗人的诗魂,正是新中国的诗魂
闽南童谣在语文课程中的德育渗透作用
教育者要时刻保持教育的自觉
数字化教学思考
核心素养落地:让儿童站在学校正中央
从李白诗歌的色彩,看盛唐的审美趣尚
浅谈新形势下如何全面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邵二泉《墨竹诗》诗意解说
认清真问题,寻找新出路——也谈当今高中语文教育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农村学生教育最优化实验与研究》课题研究中期研究报告
为学生卓越的发展服务
语文作业水很深
语文阅读设陷问题与逻辑思维ppt课件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中职学校班主任谈话艺术初探
立德树人,做好学生的引路人
个性——语文教师的职业生命
从学到思从知到智──中职语文课堂教学的智能创新模式
浅议中学生语文课外阅读
从“我”字中认识什么?──认识汉字中的真善美爱之一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意外”也会很精彩——课堂情景的有效导入案例分析
语文教学与德育的整合----以优秀的文化基因传承民族品格
写考场议论文怎能“禁列分论点”
初中语文同高中语文的几点不同
如何建立高效语文课堂
浅谈新课改下如何上好初中语文课
少一份功利,多一些从容——浅谈教师群体的生活现状
《怎样培养农村中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课题实验结题总报告
中学语文课堂艺术研究之初探
在线教育给传统教育带来三个层面的变革
初中语文教材教法: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实施导学案推进语文高效课堂改革
农村初中新常态下的语文教学,我当尽力而为
探究建立初中语文复习课的有效模式
浅谈语文课堂“激活”的艺术
三角中学“单元整合•群文阅读”主题校本教研实施方案
《浅说从词到文章的组织》选录(17页)
浅议如何上好初中语文复习课
浅议如何构建初中语文教学高效课堂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