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关汉卿散曲二首》教案2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2-08-03


关汉卿散曲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元曲的相关知识点,了解作者关汉卿。
过程与方法:比较《双调·沉醉东风》与一般送别抒情曲的异同点;指出《南吕·一
           枝花 赠朱帘秀》中作者从哪几方面赞美朱帘秀;理解《南吕·一枝花 赠朱帘秀》曲中双关语手法的运用,并概括曲作的主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作者自信满满、昂扬向上的送别情调和对民间艺人的真挚情感与真诚爱护。
教学重点:比较《双调·沉醉东风》与一般送别抒情曲的异同点;指出《南吕·一枝花 赠朱帘秀》中作者从哪几方面赞美朱帘秀。
教学难点:理解《南吕·一枝花 赠朱帘秀》曲中双关语手法的运用,并概括曲作的主旨。
教学方法:朗读、鉴赏、引导、讨论。
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型:基本阅读。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双调·沉醉东风
【导入语】
前面我们感受了唐诗宋词的艺术魅力,今天,我们将要接触到另外一种文学样式,它就是和唐诗宋词相提并论的元曲。
【元曲介绍】

元曲

        杂剧:属戏剧范畴,最基本的一点是有剧情,能演出,是一种把歌曲、说白、舞蹈结合起来的戏剧形式。
                                             小令:独立的只曲,体制短小,句调长短不齐,有一定的腔格,又称“叶儿”、“清曲”。
散曲:属诗歌范畴,是继诗、词               
              之后兴起的新诗体             套曲:由两首以上同一宫调的曲子相联而成的组曲。
元曲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文学体裁之一,是元杂剧和散曲的合称。从语言风格上看,曲的语言以通俗为本色,一般的说法是诗庄、词媚、曲俗。这是从总的方面说的,至于不同的作者又有不同的风格,“庄”、“媚”、“俗”也不可一概而论。元曲作家中留有姓名、曲作的共二百二十多人,流传至今的作品有四千五百多首,其中小令三千八百多首,套曲四百七十余套,杂剧一百六十余部。著名的有“元曲四大家”(在杂剧上齐名的四位):关汉卿(《窦娥冤》)、马致远(《汉宫秋》)、白朴(《墙头马上》)、郑光祖(《倩女离魂》);元好问;王实甫等。
曲与词最显著的区别是有无衬字,有衬字的是曲,没有衬字的是词。所谓“衬字”指的是在曲律规定必须的字数之外所增加的字,它不受音韵、平仄、句式等曲律的限制,衬字一般用于句首。 
【作者介绍】
关汉卿:号已斋叟,金末元初大都人,元代杰出的戏曲家,也是我国戏剧史上最早也最伟大的戏剧作家,是中国古代戏曲艺术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他精通音律和戏曲艺术,长期深入民间,生活在妓院和剧场之中,对现实人生有深刻的认识和体验,创作出一批“煊烂百代”的作品。他一生不愿为官,多接近下层民众,主要从事戏剧创作,是当时一个杂剧创作团体——玉京书会的领导人,是元杂剧奠基人之一,为元曲四大家之首,堪称元曲中的巨擘(bò杰出的人物)。关汉卿著杂剧60多种,但大都散失,今存 18 种,著名的有《窦娥冤》(全名为《感天动地窦娥冤》,是我国十大古典悲剧之一,通过窦娥含冤而死的故事真实而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救风尘》《望江亭》《单刀会》等。也是散曲大家,内容多为抒发抱负、述说身世或描写男女恋情、离情别绪,语言通俗。最著名的作品是《一枝花?不伏老》。1956年,他的名字被列入世界文化名人之列,被称为“十三世纪的莎士比亚”。 
【翻译】
眼前的人近在咫尺,一会儿就要各分天南地北,霎时间眼前恍如残月相照,百花零落飘飞去。手里拿着饯行的酒杯,眼里含着别离的泪水。刚刚说一声“好好保重,善自调养”,心里就已经觉得十分痛苦,教人好生舍不得,你好好地去吧,愿你前程万里。
【曲作赏析】
咫尺的天南地北,霎时间月缺花飞:“天南地北”、“月缺花飞”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点明所写的内容是饯别。
手执着饯行杯,眼阁着别离泪:“执着”写动作,“阁着”写神态,用了白描的手法。刚道得声保重将息,痛煞煞教人舍不得,好去者望前程万里:“痛煞煞”、“舍不得”写
心态,属于心理描写,体现出一种依依不舍的感情,但“望前程万里”却又体现出抒情主人公积极高昂的心态,充满了一种自信满满、昂扬向上的送别情调,这是这首曲子与一般送别抒情曲不一样的地方。
    【课后练习一】
比较项目
内容
表现手法
沉醉东风
虽出现了依依不舍的送别情景,但更多的是体现出抒情主人公积极高昂的心态,充满了一种自信满满、昂扬向上的送别情调。
主要运用了白描和心理描写手法,刻画了一个在送别的依依不舍中给对方以鼓舞和力量的抒情主人公形象。
一般送别抒情曲
体现出一种依依不舍、卿卿我我、缠绵悱恻的悲伤和压抑。
多运用“借景抒情”的写法。
南吕·一枝花 赠朱帘秀
【翻译】
轻盈地裁剪万根虾子的须,用来巧妙地编织成千串珠帘;金钩光彩闪烁,绣带摇曳,舞姿轻盈。化妆室内烟雾朦胧,装点在深闺院内,不允许那些闲人随意掀帘观看。(朱帘秀一出场便使)四壁的翡翠披上了浓阴,使万瓦琉璃黯然失色。[梁州] 富贵如同显贵之家的紫罗帐,风流如同谢安府第的红莲幕,心有怀春之愁如同珠帘锁双燕。(彼此感情的亲密就像)绮丽的窗子互相接近,翠绿的门互相连接,精雕的窗棂互相映衬,彩绣的罗幕互相牵连。(轻薄狂徒对她的侵扰,流言蜚语对她的糟蹋就像)微风轻拂苔痕,使得台阶上堆满了榆钱,惹得杨花如绵飞扑。(帘中人思绪纷乱)愁人的是傍晚雨萧萧淋湿了曲折的长廊,可恨的是西风剪剪穿过弯曲的栏杆,喜爱的是夜晚月光美好照过宫室门户。像凌波殿前被璧玉玲珑的珠帘遮掩映衬的湘妃一样,没福气的人不能见其真容。十里扬州风物妍丽,(朱帘秀)一出现就像神仙般迷人。[尾](朱帘秀明净光洁)恰好就像一池秋水通宵展现,(温柔艳丽)就像一片朝云整天悬挂。你这个看守门户的道士肯(与她)相恋,多么可爱!就要求你手掌里珍奇般地托举着耐心卷起来。
【内容解析】
1、作者从哪几方面赞美朱帘秀?
明确:歌喉圆润:轻裁虾万须,巧织珠千串;舞姿优美:金钩光错落,绣带舞蹁跹;不随便献艺:似雾非烟,妆点深闺院,不许那等闲人取次展;容貌—光彩照人:摇四壁翡翠浓阴,射万瓦琉璃色浅;风流华贵:富贵似侯家紫帐,风流如谢府红莲;洁身自好,怀春而不放荡:锁春愁不放双飞燕;曾经的爱情记忆:绮窗相近,翠户相连,雕栊相映,绣幕相牵;所面对的人情世态—轻薄狂徒的侵扰,流言蜚语的糟蹋:拂苔痕满砌榆钱,惹杨花飞点如绵;尚雅图静的气质品性:愁的是抹回廊暮雨潇潇,恨的是筛曲槛西风剪剪,爱的是透长门夜月娟娟;色艺出众:凌波殿前,碧玲珑掩映湘妃面,没福怎能够见。十里扬州风物妍,出落着神仙;高洁:恰便似一池秋水通宵展;温柔艳丽:一片朝云尽日悬;婚姻遭遇:你个守户的先生肯相恋,煞是可怜,则要你手掌儿里奇擎着耐心儿卷。
2、为何作者不直道其名?
明确:因为二者虽关系密切,但朱帘秀已名花有主,嫁给一个道士,所以作者不便直接倾诉心中情感,而用物喻人,更能表达欣赏之情和爱惜之情。
3、体会文中的双关语。
这里的“双关艺术”,是指意义双关的语言艺术。即用词造句时表面是一个意思,而暗中隐藏着另一个意思,即一语双关。在这套曲中,最形象并直接写朱帘秀其人的双关语有:    “巧织珠千串”暗含朱帘秀之名;“侯家紫帐”、“谢府红莲”中的“紫帐”、“红莲”,暗含“朱帘”;“一池秋水通宵展,一片朝云尽日悬”中的“秋水”、“朝云”与朱帘秀的美目、温艳也有相关之意。
4、归纳文章主旨。
通过对“珠帘”的多角度、多层面的咏唱,极其生动地赞美朱帘秀这位著名女演员的秀美风姿与高超技艺,同时表达作者对民间艺人的真挚情感与真诚爱护。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关汉卿散曲二首》练习题
《关汉卿散曲二首》原文阅读
《关汉卿散曲二首》同步练习
《关汉卿散曲二首》ppt课件3
《关汉卿散曲二首》ppt课件2
《关汉卿散曲二首》教案1
粤教版选修《关汉卿散曲二首》ppt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