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预习
1.查字典,读准下面加线字的音。
吆喝: 拘囚 : 高官厚禄:
拍案而起: 嗟来之食: 富贵不能淫:
2.查工具书,解释下列词语。
折磨: 屈辱:
嗟: 吆喝:
痛斥: 隐蔽:
拘囚: 高官厚禄:
拍案而起: 淫:
移: 屈:
3.作者
本文的作者是 ,我国 学家。著有 、 、 。
4.认真读课文,完成下列小题
1)分析文章结构,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 ~ 段)
第二部分:( ~ 段)
第三部分:( 段)
2)本文列举了哪些事例,请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一下。
3)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课堂展示
第一课时:
1.朗读课文,注意节奏停顿,读出感情,不念错音。
2.讨论并归纳文章结构和段意:
第一部分:( ~ 段)
第二部分:( ~ 段)
第三部分:( 段)
3.分组讨论,看哪组做的又快又好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
2)第2段为什么要引用孟子的话?
3)请用一句话概括文天祥事例的故事内容。这个故事与孟子的哪一句话相对应?
4)古代穷人的事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这个故事与孟子的哪一句话相对应?
5)闻一多的事例。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内容。这个故事与孟子的哪一句话相对应?
6)闻一多的故事中引用毛主席对闻一多的评价起什么作用?
7)这三个事例是什么论据?这三个事例的选取有什么特点?
8)最后一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第三课时 复习巩固
(-)解释下面加点的字。
l.大声疾呼: 2.高官厚禄: 3富贵不能淫:。
4贫贱不能移: 5威武不能屈:
(二)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辱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 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1.上文的中心论点是
2.引用孟子的话的作用是(1)_____ (2)_______。
3.“此之谓大丈夫”加点的“此”指的是________
4.上文第3段的主要意思是( )
A.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
B.每个时代都有许多这样有骨气的人。
C.我们就是这样有骨气的人的子孙。
D.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5.“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这一点”指__________.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
①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持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_,___。”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困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 )投降( )可以做大官,( )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②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的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1.在上文第①段中的债线上填入原诗句,在括号内填入恰当的关
联词。
2.第①段中“他选取了后者”中的“后者”是指
3.从表达方式看,上文第①节侧重于_____,第②节侧重于______.
4.第②段中孟子说的“几句话”是“_ 。”第①段中“做大官”是印证“_________”“他坚决拒绝”印证“_________”。
5.这两节文字的论证论点是______ 作为证明论点的事实论据是 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