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盐城市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第三次调研)
|
|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10-05-25 |
江苏省盐城市
2009—2010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三次调研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 (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3分) ( )
A.送给/家给户足 行款/行若无事 贝壳/金蝉脱壳
B.落款/落落大方 伺候/窥伺时机 哥俩/玩弄伎俩
C.纰缪/未雨绸缪 和谐/和衷共济 露怯/崭露头角
D.浩瀚/皓月当空 饶恕/骁勇善战 不啻/瓜熟蒂落
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 )
A.电信业内人士报料,“高额吸费电话”之所以能大行其道,是因为电信运营商参与了不法垃圾短信公司和声讯服务台的收益分成的结果。
B.后金融危机时代,欧洲一些国家如希腊,由于债务危机已经导致债务负担出现不断加剧的趋势,使国家主权风险迅速提高。
C.在华盛顿核安全峰会上,与会的国家首脑以防止“核恐怖”为中心话题,进行了积极的讨论和磋商,提出了一些基本共识。
D.上海世博会吉祥物是主题演绎的形象载体和视觉标识,与历届世博会吉祥物形象相比,在主题表现、造型设计等方面有明显区别。
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请提取反映“货币幻觉”主要信息的三个重要词语。(5分)(不超过15个字)
“货币幻觉”一词是美国经济学家欧文•费雪于1928年提出来的,是货币政策的通货膨胀效应。它是指人们只是对货币的名义价值做出反应,而忽视其实际购买力变化的一种心理错觉。他告诉人们,理财的时候不应该只把眼睛盯在哪种商品价格降或是升了,花的钱多了还是少了,而应把大脑用在研究“钱”的购买力、“钱”的潜在价值还有哪些等方面,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精打细算,花多少钱办多少事。
15
| |
| 标题: |
2010年盐城市高三三模语文试卷及答案(第三次调研) |
| 文件大小: |
24K |
| 文件格式: |
rar |
| 作者: |
|
| 下载地址: |
点击本地免费下载
下载说明 阅读说明
下载工具 |
| 下载说明: |
* 本站所有的资料都是免费的
* 使用本资料有困难请阅读说明或给管理员留言。
|
|
暂无图片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