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师频道 >>文言文教学指导 >>
文言文教学的“创新”在哪里?
作者:张颀月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11-11


文言文教学的“创新”在哪里?
 
浙江象山荔港学校  程予东
 
    一直以来文言文就是语文教学的重头戏,但是这部重头戏在具体教学上上演的大多是一个模式,老师带领学生解释字词,翻译句子,翻译课文,背诵讲解课文。即使有思变的老师也不过是组织学生先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主理解,简单的小组内解决,如果棘手的再提出疑问大家共同解决。第一步的操作基本如此,接下来是针对课文设计若干问题,然后老师提问,学生回答。再来看看对文言文的巩固练习吧,也不过是通假字的寻找和解释,一词多义的理解,虚词的辨析,句式的辨别等。在现代文阅读教学已经不再强调语法知识更不进行语法分析的情况下,文言文教学语法讲解却大行其道。这样做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一是容易在知识的中心里沦陷,二是学生能力培养的缺失。由于学生多是被动的接受,自己的学习过程弱化,学生学习的热情像浇了凉水。文言文的美感在单纯的字词解释中越来越远,老师讲课的热情也在不自觉锐减。
   初中文言文该教到何种程度,不妨看一下初中语文新课标是怎样阐释的。新课标要求初中学生能“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背诵优秀诗文80篇。”在考察评价中这样规定“评价学生阅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重点在于考查学生记诵积累的过程,考察他们能否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文大意,而不应考察对词法、句法等知识的掌握程度。文本理解是文言文教学的基本任务,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应当是文言文教学的主要目的。
    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文本,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呢?笔者认为要从三方面来突破。
    首先要让学生学会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读文本。这是一种良好的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以往老师授课往往是采用串讲方式,课堂上领着学生字字落实,老师口头解释,学生笔下忙碌,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被完全挤兑不说,还极费时间,收效也不理想。我们要求学生在课下预习的时候,用自己喜欢的符号在有难度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然后提出疑惑,先在组内解决,组内依然不能解决的,上课时一并提出大家共同解决。
    其次是教师要引导学生在解决一些典型问题的过程中了解文言文的特点,认识文言文阅读的规律,掌握解读文本的方法。比如:《愚公移山》中的句子,愚公的妻子献疑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之妻和智叟在对愚公移山这一问题,态度上有什么异同吗?老师引导学生比较这两句话。结果发现如太行王屋何和其如土石何句式相识,都具有反问的效果,但是也发现后一句前多了一个“其”字。“其”字有什么作用呢?老师可以把以往学过的句子如韩愈的《马说》中的其真不知马也中的“其”字拿来先做铺垫,可知“其”字用在反问句中具有加强反问的效果的作用,这样我们再来看这个“其”字,就能区分愚公之妻对愚公的反问是出于关心,而智叟对愚公的反问是出于嘲笑讥讽了。为了加强文本之间知识点的联系,不妨再看看《唐雎不辱使命》中秦王说的话:安陵君其许寡人!从句子的特点上来看,这是祈使句,但是句末用了一个感叹号,联系学过的标点作用,祈使句语气强烈的句末可用感叹号,一个“其”字又加强了这种命令的语气,通过一个“其”字,我们仿佛就看到了一个盛气凌人不可一世的秦王。如此比较分析之后再读文本的时候,我们就易于把握愚公之妻的贴心关切,智叟的冷嘲热讽,韩愈的愤懑抑郁,秦王的强硬霸道。要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保证学生自己学习的过程。自己体验,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老师的作用在于激发兴趣,在于指出路径,不可代替学生的体验感知过程。
    再次是对文本的“文”要重视。实际教学中我们看到许多语文教师把过多的时间和精力花在对字词的理解积累上,而不自觉地淡化了对文本的“文”的教学赏析。在文言文中,影响学生成长的决不是哪个文言词或者句子的解释翻译,而是文章蕴含的深邃思想。有的老师好像也明白了这一点的重要性,在对文本的赏析时,采用了自主学习的方式。比如在教《邹忌讽齐王纳谏》时,在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对文本内容有了大致的了解之后,让学生把课文改编成适合学生表演的剧本。课堂上虽然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也多是流于形式,没有体现文言文学习的规律,不是真正的对文本的“文”的重视。真正的重视一定是从文本出发,找到具有探究意义的问题,《邹忌讽齐王纳谏》这一课的重心在于品味邹忌讽谏的艺术。与其采用热闹的表演不如引导学生鉴赏探究邹忌劝谏成功的秘诀。从而再拓展迁移了解古人的劝谏艺术。比如可以这样设计:比较《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召公谏厉王弭谤》在劝谏的方法、结果上有何异同,从而谈谈进谏成功的基础。比较可知从进谏者来看,要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关心国事,具有远见卓识,还要深谙君王心理。召公进谏和邹忌进谏有许多的相似点,比他们都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关心国事,但是在熟悉把握讽谏对象心理这一点上,邹忌要胜召公一筹。召公抓自然事物生动形象阐述“防民之口甚于防川”的危害,直接言明危害,而邹忌则运用自身经历来类比推理人易受蒙蔽的事实,只作启发,引导对方明白其中的道理。在讽谏的艺术上,邹忌更为纯熟,结果自然成功。
    在文言文教学中,我们要着眼于对“语文”的全面内涵的理解。不仅仅要关注语言的理解(文言到白话的翻译),还要重视古代汉语独有的语言魅力,更要重视古代汉语中强烈的文学因素文化因素对提高语言素养的影响。只有这样,文言文的学习才是真正有价值的。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文言文教学心得
文言文朗读节奏划分的方法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的读写结合教学心得
文言文学习入门
教学指导:学文言非诵读不可
旧书不厌百回读——探索文言文教学的现实意义
课外文言文阅读指导浅谈
怎样学习文言文?ppt课件
创新文言文教学,彰显古文化魅力
浅谈文言文教学的方法
初中语文教学中学生主体地位的培养
浅谈初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导语激趣
初中文言文教学四步法
文言文教学心得体会
文言文讲授方法:让学生喜欢文言文
怎样学习和掌握文言虚词:教学文言虚词的几点体会
文言文翻译主观题备考不可忘“本”
关于文言文教学的一点看法
如何处理初高中文言文教学衔接问题
诵读法对文言教学的帮助
浅谈古文游记的自主教学
文言文翻译九字法
文言诗文朗读节奏的划分
文言文教学中心理定势负面影响例谈
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伏波版)
初中文言文学习方法浅谈
文言文教学指导:一堂复习课的尝试
高中文言文教学浅论
重视文言朗读,提高语文素养
浅谈文言文的教学--《童趣》教学例说
以读为纲,迈向文言教学的康庄大道
文言文的复习应该以文段阅读为主
浅谈如何实现人物传记类文言文的有效教学
文言文朗读停顿例谈
文言文阅读教学中抓手的选取
在积累中升华—中学文言文教学经验交流ppt课件
浅谈如何在高中语文考卷中进行文言文翻译
“一一对应、字字落实”,文言翻译不难办
文言文解题技巧
初中文言文中的通假与假借现象
文言文倒装句之另解
初探文言文节奏停顿法ppt课件
激发学习动机,提高文言文教学效率
文言虚词“而”的用法
阅读文言诗文的几种方法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