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上(初一上) >>课文练习 >>
走近古典名著——《空城计》《美猴王》同步练习
作者:丁延伸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9-07


走近古典名著
——《空城计》《美猴王》同步训练
安徽省 蒙城县 双涧中学 丁延伸 
一、基础加油站:
1、给粗体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司马(  ) 巾(    )   城(    )  裂(   ) 石(  ) 
míng目(  ) 隐nì(  ) xī微(  )  juān刻(  )  qí长(  )
2、结合句子解释粗体字词。
(1)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香操琴。
 
(2)若弃城而,必不能远
 
(3)你看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跳入瀑布泉中。
 
(4)石猴喜不自胜,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3、文学常识填空。
(1)与《三国演义》、《西游记》并称为我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其他两部为《      》、《     》。
(2)《西游记》记叙了师徒四人西天取经的故事,他们共经历了   磨难,你较感兴趣的章节有                             
 
4、理解课文的内容,体会标题的妙处。
(1)《美猴王》中猴王“美”在哪里?
 
(2)《空城计》中的“空”用得恰当吗?读了课文之后我们知道城中还有2500名军士把守城池,并非一个人也没有的“空城”。你是怎么理解的呢?请简要说说理由。
 
5、说说下面句子的句式特点,并仿写一句。
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猿鹤为伴,麋鹿为群,夜宿石崖,朝游峰洞。
(1)修辞:              
(2)仿写句子                                                 
6、某校初一(1)班举行名著阅读交流会,要求每一位同学要推荐一部名著,并说明推荐的理由。现在,假定你是该班的学生,请把你的发言内容写在下面。(不少于40字)
(1)名著:             
(2)理由:                                                         
二、阅读训练营
(一)阅读《空城计》3、4、5、6自然段,做以下各题:
7、揣摩下面诸葛亮“笑”时的心理。(3分)
(1)果见孔明坐于城楼之上,笑容可掬,焚香操琴。
(2)孔明见魏军远去,抚掌而笑。
(3)言讫,拍手大笑,曰:“吾若为司马懿,必不便退也。
 
8、司马懿退兵的原因是什么?(用文中的原句)
 
9、带兵的若是司马昭,诸葛亮的空城计还能用吗?为什么?
 
10、文中的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请另外举出两个例子来说明这一点。
 
(二)阅读《美猴王》第4节,回答:
11、用“‖”把文段分为两层,概括层意。
 
12、写众猴进水帘洞时,用了哪些动词,这些动词表现了众猴什么个性?
 
13、哪句话表明他受到众猴的爱戴?
 
14、联系全文来看,美猴王有着怎样的性格特征?
 
三、写作创新吧
15、在我们的身边有很多我们所熟悉的人:老师、同学、朋友、父母、亲戚、邻居等。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个性化的肖像、语言、动作、神态等,现在就请你结合平时的观察,从以上几个方面入手,写出自己所熟悉的人个性特征,题目自拟。不少于300字。
 
答案及参考:
一、基础加油站:1、yì guān  pù bèng  jié  瞑  匿 熹 镌 颀2、(1)笑容可掬:满脸笑容。 焚,烧。(2)走,逃跑。 遁,逃。(3)瞑目:闭着眼。 径,直捷。(4)喜不自胜:高兴得不能控制自己。3、(1)《水浒传》、《红楼梦》(2)81  孙悟空大闹天空  三打白骨精  真假美猴王等4、(1)美猴王的“美”表现在:身世美、行为美和言语美这三个方面。作者通过这三方面生动的描写,主要通过石猴发现水帘洞和带领群猴迸住这两件事的描述,刻画了美猴王这个令人喜爱的形象。(2)把守城池的2500名军士相对于司马懿15万大军来说,和“空城”确实没有什么两样,不堪一击。5、(1)用排比,对偶的修辞,句式整齐(2)仿写略6、示例:(1)《西游记》(2)这本书充满神话色彩,想像丰富而奇特;情节曲折生动,扣人心弦,人物形象个性鲜明、栩栩如生。
二、阅读训练营
(一)7、(1)“笑容可掬”,这是镇定自若,故作轻松的笑。(2)“抚掌而笑”,是脱险之后庆幸的笑。(3)“拍手大笑”,是自信得意的笑,对司马懿的嘲笑。8、亮平生谨慎,不曾弄险。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9、不能,因为司马昭年轻气盛,无所畏惧,认为孔明“故作此态”。10、示例: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等
(二)11、第一层(开头到“也省得受老天之气”):石猴发现水帘洞。第二层(从“众猴听得”到结尾):石猴被拥戴为王。12、跳、抢、夺、占、争、搬、移,表现众猴“顽劣”的特性13、众猴听说,即拱服礼拜,都称“千岁大王!”。14、聪明灵巧、本领超群、有胆有识。
三、写作创新吧 15、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诫子书》复习练习
综合性学习“文学部落”练习题
《夜上受降城闻笛》同步练习
《朝花夕拾》名著测试
综合性学习《有朋自远方来》同步练习(三)
七年级上册《济南的冬天》练习题2
七年级上册《春》练习题
《蚊子和狮子》练习题
部编版七年级上《寓言四则》同步练习
梁实秋《鸟》同步练习
《春》默写检测
新课标语文七年级上词语复习练习(按每课分类)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课后练习题合集
《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练习
《夜上受降城闻笛》试题精选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试题精选
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16课《猫》同步练习2
综合性学习《感受自然》练习
《皇帝的新装》试题精选
《皇帝的新装》课后问答练习题
《天净沙·秋思》知识点及试题精选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知识点及试题精选
《观沧海》知识点及试题精选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二)
人教版七年级上《古代诗歌四首》理解性默写
部编版七年级上《论语》十二章理解性默写(教师版、学生版)
《植树的牧羊人》同步练习2
郑振铎《猫》同步练习
《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理解性默写
《江南逢李龟年》试题精选
《空城计》《美猴王》同步训练
《空城计》《美猴王》教案及练习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