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堂教学实录 >>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论战争》课堂实录
作者:   上传者:333333  日期:08-09-05



世 界 何 时 铸 剑 为 犁  

—七嘴八舌话战争 

宜昌市点军区第四初级中学 刘俊 
活动内容: 
语文第三册第一单元综合性学习.写作.口语交际:世界何时铸剑为犁。 
知识目标: 
搜集和交流和战争有关的人物,成语,故事,诗词,影片,图片等资料,丰富学生对战争的认识,积累语文知识。 
能力目标: 
通过搜集和交流和战争有关的知识,增强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写作能力以及使用多媒体和网络的能力。 
情感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教育学生做热爱和平的小卫士。 
活动重点:目标1、2 
活动难点:目标1、2 
活动器材:多媒体、互联网 
活动方法:看  说  背  诵  讲  唱  思  辩  写  
活动过程: 
一.导入激趣。 
教师语:我们热爱和平,我们不喜欢战争,但在这个世界上,枪声、炮声、爆炸声,远远多于鞭炮声和礼炮声。在两次世界大战中,人类付出了无比惨痛的代价。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以战争为话题来展开探讨和交流,希望同学们大胆的表达出自己的心声。 
说起战争,我很自然的想到了关于战争的电影。我们的交流就从电影开始。有请***为大家主持“开心辞典—战争电影知多少”。 
(明确活动主题,激发学生兴趣。) 
二.开心辞典—电影知识知多少。(学生主持) 
1主持人介绍规则:多媒体将出示影片的剧照或片段,同学们回答片段的片名、主演、主演、剧情介绍、经典场面或者是观后感。答对者获和平小卫士的称号,答错的题目继续回答。 
2学生操作多媒体演示影片的片段。 
3学生围绕出示的片段交流。 
生1:刚才播放的片段是侯勇主演的《冲出亚马逊》,影片讲述的是中国的两个特种兵在国际猎人学校参加训练的事迹。他们克服了种种困难为祖国赢得了荣誉。影片中的一句话:服从、完全服从、绝对服从。让我深深的明白了纪律是成功的保证。我也希望我们的同学在学校里能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生2:这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地雷战》。它反映了抗战军民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研制了令鬼子防不胜防的地雷,炸的鬼子晕头转向,落花流水。刚才的镜头就是鬼子乔装打扮去偷地雷,结果被我们的延时爆炸雷炸死的情景。我看了,觉得非常解气,非常痛快。 
生3:这部影片的名字是《南京大屠杀》。那是段灭绝人寰的历史,三十多万活生生的生命惨死在日本法西斯的屠刀之下。人类有很多游戏和比赛可以取乐,然而以杀人为游戏,是绝无仅有的。我痛心,我愤怒。我希望悲剧不再重演。 
……    …… 
4主持人引导学生交流自己平时看过的其他战争电影。 
生1:我向大家推荐的是好莱坞史诗巨片《偷袭珍珠港》,现代高科技再现了1941年在太平洋上爆发的令世界震惊的珍珠港事件…… 
生2:我向大家推荐的同样是好莱坞大片《特洛伊》,绝对精彩,推荐指数五星。 
生3:百闻不如一见,如果没看过《辛德勒名单》和《钢琴家》的同学,赶快利用假期好好欣赏一番。事先声明,观看此类影片要带着一颗虔诚的爱心。 
…… 
5主持人总结。 
生:刚才的交流非常精彩,不仅带给了我们全新的视听感受,而且还涌现了一些和平小卫士。希望同学在后面的活动中再接再厉。 
(积累知识,锻炼学生,投石问路。) 
三.实话实说—七嘴八舌话战争。 
教师语:刚才的交流可以看出同学们对战争电影的了解比较全面。同学还知道哪些关于战争的知识?我们继续探讨交流。 
1组织学生分类交流关于战争的知识。 
说战争成语 讲战争故事 背战争名言 诵战争诗词 唱战争歌曲(其他资源) 
2学生发言,教师点拨。 
生1:草木皆兵讲的是东晋时,中国北方形成了割据局面。前秦的符坚仗着自己的势力强大,欲消灭东晋。东晋得知前秦军队来犯,晋武帝命派谢石、谢玄等将领领兵八万迎敌,东晋军队士气高涨纪律严明,第一次交锋,重创秦军。苻坚登上寿阳城楼查看形势,感觉八公山上的草木晃动,好像埋伏了无数的晋军,其时,只是他眼花,把山上的草木当成了晋军。不久,晋升军强渡淝水,这就是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淝水之战。 
生2:用来比喻表面行动迷惑对方,暗中做别的事情的成语是暗渡陈仓。它讲的是刘邦、项羽仗着自己实力强大自封为西楚霸王,将刘邦封为汉王,封地在偏远的陕西和四川。刘邦不服气,但又没办法,只好接受封号,他接受萧何、张良的建议,帅军到达汉中,并把进入汉中的唯一通道上的栈道全都烧了,以此向项羽示意刘邦永远不再回去。刘邦在汉中任用韩信为大将加强训练,筹积粮草,为打回汉中作准备。他用韩信的计谋,派几百人在悬崖峭壁上搭架木板修栈道,示意出征,其实刘邦暗地派韩信绕道到达陈仓偷袭得手,刘邦大胜,乘胜东进,打败项羽建立汉朝。 
生3:说到暗渡陈仓,我很自然想到了四面楚歌。公元前202年,韩信布下十四层埋伏,把项羽困在垓下,项羽多次突围无法成功,只好退守垓下大营。项羽身边的虞姬见他闷闷不乐,就陪项羽喝酒解闷。半夜,汉军阵营中传来阵阵歌声。项羽听到四面都是楚歌声,大吃一惊。他意识到自己大势已去,不禁唱起慷慨悲壮的歌来,周围的人也伤心起来。项羽当晚带领八百子弟兵冲出重围,向南逃去。最后在乌江自杀,悲壮而终。 
生4:我给大家说说三十六计,瞒天过海、围魏救赵、借刀杀人、以逸待劳、趁火打劫、声东击西、无中生有、暗渡陈仓、隔岸观火、笑里藏刀、李代桃僵、顺手牵羊、打草惊蛇、借尸还魂、调虎离山、欲擒故纵、抛砖引玉、擒贼擒王、釜底抽薪、混水摸鱼、金蝉脱壳、关门捉贼、远交近攻、。假途伐虢、偷梁换柱、指桑骂槐、假痴不颠、上屋抽梯、树上开花、反客为主、美人计、空城计、反间计、苦肉计、连环计。 
师:刚才这位同学给我们简要的介绍了三十六计,有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讲一讲关于三十六计的故事。 
生:“借刀杀人”其义谓:自己不出面,利用或挑拨别人去害人。语出明代汪廷纳的《三祝记•造陷》:“恩相明日奏(范)仲淹为环庆路经略招讨使以平(赵)元昊,这所谓借刀杀人。”可见,其原意是用于人事关系方面。此语用于战争计谋方面,则指的是为了保存实力,而利用矛盾,借助别国力量去击破敌方的谋略。古代兵家认为,从军事观点来看,当敌我双方势均力敌之时,突然有一支新的强大部队,以第三者的态势出现,这必将是一个决定胜负的重要因素,所以必须想方设法加以利用。同样,当一个国家容许他的邻国无限制地扩张势力,而不加以阻止时,那么,它的衰落将相随而至。《兵法圆机》下卷《借》篇谓:“古之言借者,外援四裔,内约与国,乞师以救助耳。惟对垒设谋,彼此互角而有借法,借法乃巧。盖艰于力,则借敌之力;不能诛,则借敌之刃;甚至无财,而借敌之财;无物,而借敌之物;鲜军将,而借敌之军将;不可智谋,而借敌之智谋。吾欲为者诱敌役,则敌力借矣;兵欲毙者诡敌歼,则敌刃借矣。抚其所有,则为借敌之财物;令彼自斗,则为借敌之军将;翻彼着为我着,因其计成吾计,则为借敌之智谋。不必亲行,坐有其事。己所难措,假手于人。敌为我资,而不见德。我驱之役,法令俱泯。甚且以敌借敌,借敌之借,使敌不知而终为我借,使敌既知而不得不为我借,则借法巧也。”所借于敌的,可谓多矣,“借刀”总其说而已。行借之时,要突显“智”“巧”二字。 
春秋末年,齐简公派国书为大将,率军前去攻伐鲁国。鲁国势弱,不堪一击,形势非常严峻。子贡分析形势之后,认为只有吴国的实力可以同齐国抗衡,可以借助吴国兵力打败齐军。于是子贡便前去游说齐相田常。田常当时急欲铲除异己。子贡以理相劝,劝他不要让异己在攻伐鲁国的战争中轻易得手而取得主动;而应让他们去攻打吴国,借以铲除异己的势力。田常为之心动,但苦于齐国已作好伐鲁的部署,如在此时转而攻吴,怕是出师无名。子贡说:“这事不难,我前去劝说吴国救鲁伐齐,这不就有了攻吴的理由了吗?”田常听了非常高兴。子贡便来到吴国,对吴王夫差说:“如果齐国攻下鲁国,它的势力必定得以强大,接着必将伐吴。大王不如先动手,联鲁攻齐,吴国不就可以借此与强晋分庭抗礼、成就霸业了吗?”子贡又去说服赵国,派兵随吴伐齐,以解除吴王的后顾之忧。子贡这次穿梭游说,实现了预期的目的。他又想到吴国胜齐之后,必然要挟鲁国,而使鲁国不能真正解除困境。于是,他又暗自来到晋国,向晋定公陈述利害关系:吴国伐齐成功之后,必定转而攻晋,争霸中原,劝晋国有所准备,以防吴国的进犯。 
公元前484年,吴王夫差亲自统率精兵103 000人(其中有越国兵3 000人),北上攻打齐国,鲁立即派兵助战。齐军中了吴军的诱敌之计,深陷重围之中,结果齐军大败,主帅国书及其他几员大将死于乱军之中。此战以齐国请罪求和而告终。夫差大获全胜之后,便立即率军转而攻晋。因为晋国早就有所准备,故顺利击退吴军的进攻。这样,子贡充分利用了齐、吴、越、晋四国的矛盾,智于周旋,借吴国之“刀”,击败齐国;借晋国之“刀”,灭了吴国的威风,使鲁国从弱势而危难之中,得以彻底的解脱。 
还有,春秋末年,吴国在会稽(今浙江省绍兴市)大败越王勾践后,吴王夫差的重要谋臣伍子胥多次建议乘势消灭越国。越王勾践便用借刀杀人之计,离间吴王与伍子胥的关系。越王派大夫文种携带厚礼,前去买通吴王的宠臣伯。伯受贿后,千方百计替越国说话,多次在吴王面前诋毁伍子胥。吴王听信了伯的谗言,以伍子胥阴谋通齐叛吴之罪将其杀害。 
在中国古代,这方面事例很多,如曹操借刀杀祢衡等。 
生:“趁火打劫”一语,其原意谓:趁别人失火,一片混乱,无暇自顾的时候,去抢人家的财物。此计用于军事方面是指:当敌方发生危机的时候,就师:详实的资料,精彩的讲述让我们全面、具体的了解了“借刀杀人”。希望其他同学能像他一样踊跃发言。 
要果断出击,以争取迅速取胜。《十一家注孙子•计篇》有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杜牧注曰:“敌有昏乱,可以乘而取之。”讲的就是这个道理。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互相攻伐,战事不断。经过长年征战,越国终因不敌吴国,而俯首称臣。越王勾践被扣押在吴国,失去了人身自由。但是,勾践决不屈服,他立志复国雪耻,立下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宏图大志。他表面上顺从吴王夫差,终于骗取了他的信任,被放回越国勾践回国之后,依然臣服吴国,年年进献财宝,以麻痹夫差。在国内,勾践则采取了一系列富国强兵的措施。经过数年的发奋图强,越国的实力大大加强了,人丁兴旺,物丰给足,人心稳定。而吴王夫差却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被勾践的假象所迷惑,从没把越国放在眼里。他骄横跋扈,拒纳谏言,杀死了名将忠臣伍子胥,重用奸臣,闭目塞听;他生活淫乱,奢侈无度;他加紧搜刮,大兴土木,搞得民穷财空。公元前473年,吴国几乎颗粒无收,弄得民怨沸腾。而正在此时,吴王夫差又北上会盟,以谋取霸主地位。越王勾践认为时机已到,便举兵伐吴。吴国内部空虚,无力还击,很快就被越国打败。勾践的这次取胜,正是乘敌方内部的危机,而就势取胜的典型战例。 
师:关于战争的成语还有很多,希望同学们利用其他时间继续交流。我们一起来背关于战争的名言。 
生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战国.孟子) 
生2:敌进我退,敌退我追。抵驻我扰,敌疲我打。(毛泽东) 
生3:惟有死者方可看到战争的结束。(希腊.柏拉图) 
师:同学背诵的很流畅,大家能不能在背诵的基础上,说说自己对名言的理解? 
生:孟子说: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    ……   …… 
师:关于战争的诗词也有很多,哪些同学们愿意饱含感情的为大家朗诵几首? 
生1:《从军行》王昌龄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生2:《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群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生3:《假使我们不去打仗》田间 假使我们不去打仗,/敌人用刺刀/杀死了我们,/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看,/这是奴隶!” 
生4:《七律.长征》毛泽东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去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师:刚才这首《七律.长征》,其实也是一首歌曲。我们来举行一个小型的演唱会—“同一首歌—战争歌曲演唱会”。 
生1:八路军军歌 
生2:保卫黄河 
生3:英雄儿女 
生4:到敌人后方去吧 
师:没想到,同学们不仅能唱周杰伦,还能把激昂澎湃的战争歌曲演绎的如此酣畅淋漓。弄得我的嗓子也不安分了,我也为大家弹唱一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 
师:大家还能交流其他关于战争的知识吗? 
生1:十八般武艺”指的是什么?据明代朱国桢写的《涌幢小说•兵器》说,十八般武艺指的是以下十八种:弓、弩、枪、刃、剑、矛、盾、斧、钺、戟、鞭、锏、挝、殳、叉、耙头、绵绳、白打。 
生2:古今战争次数统计 
从古到今,世界上究竟发生过多少次战争,大致有以下几种统计数据: 
据不完全统计,在有记载的5 560年的人类历史上,共发生过大小战争14 531次,平均每年2.6次。从1740年到1974年的234年中,共发生过366次,平均每年1.6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中,包括现在仍在进行着的,就有87次之多,平均每年2.3次。其间,29次在亚洲,26次在中近东和北非,17次在中、南部非洲,10次在中南美洲,5次在欧洲。 
据瑞典、印度学者统计,从公元前3200年到公元1964年这5164年中,世界上共发生战争14 513次,只有329年是和平的。这些战争给人类造成了严重灾难,使36.4亿人丧生。损失的财富折合成黄金可以铺一条宽150公里、厚10米、环绕地球一周的金带。 
据前苏联学者统计,从公元前1496年到公元1861年这3 357年间,人类有3130年在打仗,只有227年是和平的。 
据匈牙利一位教授统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37年里,世界上爆发470余起局部战争。在世界范围内,无任何战争的日子只有26天。 
据美联社调查报告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爆发了大约300场局部战争,大约有1 000万人死于战火。 
生3:中国历史上发生战争次数我国是战争频繁之国。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乃至近代,人民起义、人民革命战争频繁;历史上统治阶级内部以及诸侯之间争城掠地的战争更是难以计数。见诸史籍,有些眉目和头尾的战争,从夏朝至明代大约有3 300余次,清代有400余次,近代也有数百次之多。我国历史上大约发生战争4 000~5 000次之多,约占世界历史上战争总数的1/3左右。 
师:丰富、详实的数据告诉我们人类战争的频繁,你们收集的图片能告诉我什么信息? 
(了解战争,培育语言文化素养) 
3学生用电脑展示在互联网上收集的关于战争的图片文字资料。 
生1:(9.18事变) 1931年9月~1932年3月,日军发动侵占中国东北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战争。日本关东军乘中国国民党政府集中力量诛除异己和\'围剿\'工农红军以及东北边防军主力部队入关,东北防守减弱之机,以1.05万余人,采取以寡击众、先发制人、速战速决的方针,向中国东北三省19万守军发动攻击。(百团大战)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在华北地区使用105个团的兵力,向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的大规模进攻战役。八路军总部决心向华北日军占领的交通线和据点,发动大规模进攻战役。 
7月22日,八路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等下达《战役预备命令》,规定以不少于22个团的兵力,大举破击正太铁路(今石家庄-太原)。同时要求对同蒲(大同-风陵渡)、平汉(今北京-汉口)、津浦(天津-浦口)、北宁(今北京-沈阳)、德石(德州-石家庄)等铁路以及华北一些主要公路线,也部署适当兵力展开广泛的破击,以配合正太铁路的破击战   
(三大战役)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东北野战军和东部队将国民党军卫立煌集团封闭在东北境内,各个歼灭于辽宁省西部和沈阳、长春地区的战略决战性战役。是解放战争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之一。在东北战场,人民解放军经过1947年夏、秋、冬季三次大规模攻势作战,共歼国民党军38.8万余人,扩大解放区30.7万平方公里。冬季攻势后,部队进行了扩充与休整。到1948年8月,总兵力已达103万人,其中野战军有12个步兵纵队、1个炮兵纵队、1个铁道纵队、15个独立师、3个骑兵师,共54个师70万人,另有地方部队(包括二线补充兵团)33万人。东北战场力量对比发生根本变化,决战条件成熟中国人民解放军从1947年下半年转入战略进攻后,经过一年的内线和外线作战,歼灭了大批国民党军,把主要战场由解放区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并直接威胁其政治经济中心南京和上海。至1948年7月,国民党军的总兵力由战争开始时的430万人减少为365万人,其中正规军198万人,能用于第一线作战的仅174万人,且被分割在以沈阳、北平(今北京)、西安、武汉、徐州为中心的五个战场上,在战略上陷入被动。(渡江战役)、(上甘岭战役)…… 
生2:(斯大林保卫战)苏德战争中,苏军为保卫斯大林格勒(今伏尔加格勒)和粉碎斯大林格勒方向的德军重兵集团,于1942年7月17日~1943年2月2日实施的一系列战略性攻防战役。7月17日,德军发起猛烈进攻。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第62、第64集团军各前进支队在奇尔河、齐姆拉河一线英勇抗击德军六昼夜,迫使其第6集团军展开部分主力,从而赢得了改善基本地区防御的时间。23日,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的快速兵团在卡拉奇、苏维埃茨基、马里诺夫 
卡地域会师,合围德军第6集团军全部和第4装甲集团军一部共22个师另160多个独立部队,总计33万人。至12月底前,沃罗涅日方面军左翼、西南方面军和斯大林格勒方面军在合围对外正面击溃了驰援之敌,并将其残部击退150~200公里,从而为歼灭被围于斯大林格勒附近的德军创造了有利条件。 (诺曼底登陆)世第二次界大战中,美、英、加等同盟国军队于 1944年6~7月在法国北部诺曼底地区进行的世界战争史上规模最大的战略性登陆作战。至7月24日,地面总攻的准备工作全部完成,攻占法国的第一阶段诺曼底登陆战役胜利结束。此役,盟军伤亡12.2万人,德军伤亡和被俘11.4万人。(原子弹的报复) 公元1945年8月6日早晨8时15分,一股巨大的蘑菇状烟云在日本广岛上空翻腾、上升,给整个城市带来死亡,无情的核战争武器,第一次在人类的操控下发挥了它的威力,就令全世界震惊。如今又到了8月6日,当日本人民又在广岛(还有长崎)纪念原子弹大爆炸的时候,我们特地采编了一个图片系列,告诉各位读者原子弹给广岛带来的一切。 
生3:(战争武器)T-59为国产第一代坦克,是俄国T-54的仿制品.它是当时世界上较先进的中型坦克,在火力,机动性和装甲防护能力方面比当时美国 和英国新装备的M48和逊邱伦坦克要好…… 
(锻炼学生对多媒体和互联网的运用能力,丰富学生对战争的认识。) 
4启发学生对战争进行思考。 
师:各种内容和形式的交流,加深我们战争的了解和认识。有了了解和认识,很自然的会引发我们对战争的思考。 
A多媒体出示思考题:a铸剑为犁的雕塑在联合国总部前已经矗立了四十多年了,可是战火和死亡时时践踏着公理和正义,这是为什么?b有人说,战争有如一枚硬币的两面,一方面促进了科技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妨碍了社会的进步。你同意这种观点吗?c怎样理解“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不怕战争”这句话的含义? 
B学生分组围绕展开讨论和交流。 
C每组选派代表向全班阐述自己组的观点。 
生1:人类的欲望是头怪兽。如果让这头怪兽变得邪恶、膨胀、失控,那么战争的火苗就会随着欲望之火熊熊燃烧。为了战火和死亡不再践踏公理和正义,我们恳请人类,尤其是掌控权利的人用一盆清水浇灭心灵深处的欲望之火吧。 
生2:战争促进的是战胜国的经济的发展,但这种发展是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而且,战争的破坏性也是无法用估量的。两次世界大战让无数人牺牲生命,让无数参天大树变成半截木桩;让无数高楼大厦变成废墟;让无数鲜花瞬间凋谢……人类研制的核武器可以把人类毁灭几十次,甚至上百次。所有的一切足以说明:战争—人类毁灭。 
生3:我们小组用一句歌词来表达对“我们反对战争,但我们不怕战争”这句话的理解:朋友来了有好酒,若是那豺狼来了,迎接它的有猎枪。我们愿意和所有爱好和平人友好相处,我们反对非正义的战争。我们有能力阻止和战胜一切非正义的战争。我们不要一切战争。 
 5辩论。 
师:大家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是深刻的,世人对战争与和平的争论也是激烈的。 
A多媒体出示辩题:正方:世界会永久和平;反方:世界永远会有战争。 
B学生讨论准备。 
C辩论。 
生1:在经历了无数次大大小小的战争之后,我们人类深深懂得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我们也在做种种努力去消除分歧,去平静内心,去驯化欲望这头怪兽。随着经济的发展,文明的前进。我们将看到世界时时有歌声,处处有笑脸。我们的世界将永远和平。 
生2:听,轰隆隆的声音,那不是鞭炮声,而是从伊拉克传来的爆炸声。你再听,小儿的啼哭声,那不是调皮的哭闹,而是在战争和饥饿的威胁,人类最原始的恐惧和无奈。你还可以听……这声音是人类欲望的病变体。它穿越时空从远古走来,从有人类身影的地方走来……它如影随形,将伴随人类的产生和灭亡。对方同学,世界会永久和平?那是痴心妄想,战争将永远存在。 
生3:看,那里有孩子的笑脸;看,那里有盛开的鲜花;再看,那边有初升的太阳……难道鲜花和笑脸洋溢的地方,难道阳光普照的地方,没有欲望充斥吗?有,肯定有。为什么那里没有战争?而且,地球上绝大多数地方都没有战争,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世界的其他角落上的爆炸声、哭泣声……都会被笑声、歌声代替。因为俗话说:少数服从多数…… 
生4:我听说过少数服从多数,但我可以肯定对方同学一定没听过: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欲望和纷争的火苗时时存在,处处可见。火星儿,遇油就会熊熊燃烧。希特勒、拿破伦,墨索立里的罪恶战争也就充分的说明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欲望之火,导致战争。 
生5:对方同学,你错了。星星之火,无法燎原。因为我们用一盆水就已经将它浇灭了。这盆清水就是我们的良知,正义、责任。我们这一代虽然没有饱受战乱之苦,但我们却更懂得和平的重要。我们学习,我们进步,我们要用自己的良知、责任、正义去领导世界、改造世界、美化世界。让战争逃跑,和平永驻。 
生6:良知、责任、正义在物欲横流的年代会灰飞烟灭…… 
D教师点拨、小结。 
针锋相对的较量,让我们对世界多了一分祈愿,多了一分责任。无论我们的观点怎样,但我们的心愿是一样的,我们的心中有一个声音在呐喊——铸剑为犁。 
(战争思辨,提高学生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促使情感形成) 
四.铸剑为犁会有时—我们的反战宣言。 
教师语:铸剑为犁。我们能做什么?请大家放飞你的思想,大胆的说吧,勇敢的做吧! 
 1交流想法和做法。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总结。 
(书面表达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深化情感,形成正确的战争观。)  
五.为世界和平而歌唱。 
铃声响起时,播放《明天会更好》,师生同唱。 
(憧憬、期待、升华。) 
活动反思: 
一.教师在综合性学习中应该做什么? 
在综合性学习中,教师应该是一片绿叶。一片为衬托学生的绿叶。要当好绿叶,教师对活动的每个细节的酝酿、实施,应该准备的更加精细和充分。不然的话,一片枯枝败叶怎能孕育朵朵艳丽红花? 教师也应该是一个演员,一个全心和学生演对手戏的演员。教师要用自己的激情和智慧点燃学生的激情,开启学生的智慧。教师不能是导演,也不能是监制,更不能是主演。 
二.关于综合性的思考: 
综合性学习的综合应是语文学科特色下的综合。它具体体现在:1语文特色的综合性目标。以战争为话题,交流战争相关的电影、成语、名言、诗词、故事、歌曲,以达到培育语文素养的目的。实际上是把交流当做一个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大胆的参与。促使他们的知识得以丰富,能力得到锻炼,情感得到升华,价值观更加清晰。2语文特色的综合性学习方法和过程。看战争电影、说战争成语、背战争名言、诵战争诗词、讲战争故事、唱战争歌曲、思战争根源、辩战争与和平的交锋、写反战宣言。这一系列的活动就是为让学生的口、脑、手、眼、耳、心最大程度的参与,让学生的听、说、读、写、唱的能力得到充分的训练和提升。3语文特色的综合性学习资源。学生收集和交流不仅有视觉上的图片和幻灯片,还有听觉上的诗、词、歌、曲。不仅有传统的文本资料,更有多媒体和互联网为我们带来的视听震撼。正是这些综合性资源让我们学生的知识、能力、情感的到了综合积累、提升和升华。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同步练习2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检测题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练习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练习题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11
作文:战争改变了我的生活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导学案3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ppt课件(32页)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ppt课件(33页)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案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导学案(含答案、范文)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10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9(含大量插图)
战争话题下水作文: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ppt课件20(66页)
以“战争”为主题的学生作文:鱼的心声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ppt课件(45页)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ppt课件(66页)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ppt课件17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ppt课件(38页)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ppt课件15
《南京大屠杀》图片素材(12张)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ppt课件14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古代历史战争》ppt课件
话题作文指导:战争ppt课件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说课稿ppt课件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ppt课件13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ppt课件12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导学案
“战争与和平”话题作文指导及范文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设计8
有关战争的辩论会
综合性学习活动《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7
《铸剑为犁应有日》活动课案例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ppt课件11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案6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教学实录
“和平”话题作文指导及范文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同步练习
作文:世界何时才能铸剑为犁?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课堂实录
《世界何时铸剑为犁》战争专题素材
关于战争的诗句、名言、成语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ppt课件10
综合性学习《世界何时铸剑为犁》ppt课件9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