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高二年级上 >>课文练习 >>
《近体诗六首》同步达标练习
作者:   上传者:rtert777  日期:08-08-06



同步达标                         
一基础知识  
1下列不是对仗的一项是( )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B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C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D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鬃已先斑  
2下列各句不含有语序倒装的一项是()  
A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B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C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D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  
3、与“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所用手法不同的一项是()  
A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B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C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D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4下面诗歌没有用典故的一篇是()  
A《山居秋暝》  B《登高》  C《锦瑟》  D《书愤》  
5下列诗句与“空山新雨后”手法意境相同的一项是( )  
A、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B、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C、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D、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  
6对下面诗句中“空”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空”字让景物具有了浓情,在景语之中蕴含了令人寻味的“情语”:尽管鸟鸣草绿春色满园,但却无人欣赏。  
B“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中“空”字写尽了古代繁荣和今之萧条,是写景,写出了“城”变迁,也就写出了感叹之情。  
C“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空”字写出了年华已逝报国无时,一切成空,又衬托出下衰鬓已斑的无奈之情,一个“空”,沉痛之极。  
D“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空”字写出了山的空旷、静谧、寂寞、冷清,渲染了悲怆凄凉的意境。  
7对下列各句所采用的表达技巧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对比着写的,也有衬托,历史和时间越悠久,人的生命就越显得短暂。  
B“潮打空城寂寞回”写景象的冷落荒凉,“寂寞”二字,采用移词手法,移情于物,写得潮头好像有知,也衬托出了石头城的无限凄凉冷落。  
C“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旧时月”“还过女墙”采用拟人手法,强调了自然永存的主题,因为它永存,所以便成为人世兴衰的见证。  
D“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用了两个典故,诗人借喻世事的变幻及自己“华年”期理想的破灭,显示了作者伤逝的情怀。  
8对下面诗句的意象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这首诗首联共写了六种景物:风、天、猿、渚、沙、鸟。分别用“急” “高” “啸哀”“清”“白”“飞回”来描写。十四字写六种景,极为凝练。  
B“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十四字之间含有八意:万里,地之远也;秋,时之惨也;作客,羁旅也;常作客,久旅也;百年,暮齿也;多病,衰疾也;台,高迥处也;独登台,无亲朋也。  
C“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中“瑟”虽只是乐器,在我国诗歌中已浓缩为“哀婉”的特殊意象,就象“杨柳”已浓缩为“离别/送别”意象一样。   
D“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中,这句意象叠加非常巧妙,原句也可以理解为“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明珠有泪”给人一种凄惨的感受。  
9对下面各首诗主题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登高>>写出了去国怀乡、骨肉分离、病魔缠身、漂泊憔悴、落魄潦倒、冷酷辛酸,全诗句句充满着凄楚悲凉和伤感孤独。  
B《蜀相》这是怀古之作,诗人虽有一颗火热的爱国之心,却报国无门,追念名相(诸葛亮),同时抒发了自己忧国忧民、渴望为国建立功业的感情。  
C《锦瑟》或名无题,给人“往事如梦昨日如烟春心成空斯人远逝”的凄婉迷朦之感。   
D《书愤》全诗感情沉郁,气韵浑厚,饱含着他的政治生活感受。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  
二阅读理解  
10.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乐游原  李商隐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注:乐游原:又称乐游苑。长安东南名胜。地势很高,可俯瞰长安全城。    
人们在评论这首诗时,“只是近黄昏”一句中的“只是”有两种理解,一为“只不过”“但是”;二应为“祗是”意即“就是”“正是”,你觉得哪种理解更好?为什么?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诗歌,回答11-12题  
观猎 王维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①。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②。   
回看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注]①渭城:秦时咸阳城。②新丰市:今陕西临潼东。细柳营:在今陕西省长安县,是汉代名将周亚夫屯军之地。③射雕处:即射猎处。  
11这首诗所写的场面有何特点?请具体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这首诗所写的将军是个什么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诗歌,回答13-14题  
蜀道后期 (唐朝 张说)   
客心争日月,来往预期程。  
秋风不相待,先至洛阳城。  
[注]这首诗写作者从四川回归洛阳,落后于预定的日期。  
13这首诗抒发的的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这首诗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这样写有何好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回答15-17题。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  
15、“觅封侯”写出了作者________的迫切心情,“匹马”显出作者当年驰骋战场的__________,与“匹马”在空间形象上形成强烈对比的词是_______。  
16“梦断何处”的“梦”指_____,“心在天山”的“天山”指____,是“此生谁料”是“______”的倒装。  
17全词写了怎样一种情感变化的过程?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崇高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语言运用  
18阅读下面文字,将巴尔的回答写出来(4分)  
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巴尔肯在一次宴会上提议,每人用最简捷的语言写出一篇“自传”,行文用句要短甚至可以作为死后刻在墓碑上的墓志铭。不久,一位年轻人交给巴尔肯一篇只有三个标点符号的自传: 一个“——”,一个“!”和一个“。”。 巴尔肯问他这三个标点符号表示什么意思,年轻人回答道:“一阵横冲直撞;落了个伤心自叹!到头来只好完蛋。” 巴尔肯望着那位年轻人凄然的神色,沉思了片刻,提笔在这篇“自传”的下边有力地又写了三个标点符号: 一个“、”,一个“……”和一个“?”。 巴尔肯用鼓励的口吻对那位自暴自弃的青年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下面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6分)  
   麦当劳品牌的创始人是雷•克罗克。他以非凡的经营才能,把麦当劳兄弟的小餐馆变成世界快餐第一品牌,自己也成为美国最有影响的企业家之一。  
   但是据说,当年从麦当劳兄弟手里买下特许权的除了克罗克之外,还有一个不知名的荷兰人。克罗克和那个不知名的荷兰人走的是完全不同的经营之路。  
   相比之下,克罗克比较愚蠢,他只开麦当劳店,加工牛肉、养牛的钱都任由别人去赚。荷兰人却非常聪明,他不仅开麦当劳店,还开办了牛肉加工厂和一个养牛场。按他的想法,这样就使加工牛肉的钱和养牛的钱也都流入了自己的腰包。总之,所有赚钱的机会他都不让别人染指。  
   日复一日,克罗克把麦当劳开遍了全世界,而那个荷兰人呢?人们找啊找,终于在荷兰的一个农场里找到了他,他什么也没有,就养着200头牛。  
   读了上面这段文字,你有些什么感悟?用简明扼要的文字把你的感悟提炼出来,分条填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感悟(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感悟(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参考答案:  
1C(不合对仗要求)2B(浣女归竹喧,渔舟下莲动;春芳随意歇;北望中原气如山)3 D(其它三句都是名词组合)4B(《山居秋暝》用了《楚词》中典故,其它篇用典非常明显)5 B(A反衬出环境的静。B突出环境的幽静。C描写夏日之景的的深邃广阔而又色彩缤纷。D显示出一种恬静美。)  
6D(恬淡、清新的意境)  
7C(错在拟人,“旧”和“过”应为移词)  
8D(错在“明珠有泪”给人一种凄惨的感受)   
9A(第二联有豁达和坦荡,)  
10理解成“只是”那么作品就抒发嗟老伤穷、残光末路的悲郁之情;理解成“正是”则通过表达感逝波,惜景光,绿鬓不居,朱颜难再之情,反映诗人的一腔热爱生活、执着人间、坚持理想而心光不灭的一种深情苦志。与诗人“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之感契合。  
11场面宏远壮阔,“渭城新丰细柳营”是一个宏大的全景,茫茫浮云、千里衰草,鹰疾马快、风劲弓鸣。  
12、将军踌躇满志的意态和豪爽的气概,雄姿英发。  
13、怅惘之情。  
14、拟人手法。埋怨秋风无情,不等自己抢先到洛阳去了。把本来无情的秋风人格化了,借抱怨秋风,抒发心中烦恼,含蓄委婉,耐人寻味。  
15功立业 胆略与豪气 万里    
16收复山河,为国立功的理想  抗敌前线  谁料此生       
17慷慨-悲凉-沉郁    
18 “青年时期是人生一小站;道路漫长,希望无边;岂不闻‘浪子回头金不换’?”  
19 答案示例:感悟(1):人生的目标要专一,抱定一个志向并锲而不舍地为之奋斗,目标就很可能实现;反之,目标太多,结果什么目标也实现不了。  
或者:做事情要精力集中,全心全力地去干一件有意义的事,就可能干得很出色;如果战线拉得太长,摊子铺得太大,这也想干,那也想干,最终将一事无成。  
   感悟(2):事情要大家一块干,钱要大家一起挣,自己富了,还能带动大家走共同富裕的路;如果太贪心,什么钱都只想让自己挣,到头来反倒两手空空。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蜀相》教案2
杜甫《蜀相》诗歌鉴赏
《蜀相》原文和译文
杜甫《蜀相》mp3音频朗读
刘禹锡《石头城》诗歌鉴赏
《锦瑟》教学反思
李商隐《锦瑟》诗歌鉴赏
李商隐《锦瑟》赏析
李商隐《锦瑟》mp3音频朗读
《近体诗六首》ppt课件4
《近体诗六首》(石头城、锦瑟、书愤)教案
《近体诗六首》(山居秋暝 石头城) 教案
《近体诗六首》教案及练习
《近体诗六首》同步练习(2)
《近体诗六首》赏析
《近体诗六首》课堂实录
《近体诗六首》ppt课件3
《近体诗六首》ppt课件2
陆游《书愤》mp3音频朗读
王维《山居秋暝》wav音频朗读
王维《山居秋暝》flash动画
《近体诗六首》同步练习
《近体诗六首》自测
人教版高二上册《近体诗六首》《词七首》两课一测
《近体诗六首》教案及同步练习
《近体诗六首》教案及备课资料
《近体诗六首》ppt课件1
《登高》ram音频课文朗读
《登高》mp3课文吟唱
《锦瑟》rm音频朗读
《石头城》rm课文音频朗读
《近体诗六首》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