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秋期人教版九年级语文10月份月考试题
|
|
作者:一剑 上传者:admin 日期:08-03-22 |
作者:一剑
作者EMAIL:lilongp@163.com
2007年秋期九年级语文10月份月考试题
姓名
一.积累与运用(28分)
1.默写(11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北斗阑干南斗斜《月夜》。
③足蒸暑土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观刈麦》
④苟全性命于乱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师表》
⑤《渔家傲-秋思》中抒发守边将士们的建功之志和思乡之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⑥辛弃疾的《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从视觉听觉两方面表现激烈战斗场面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卜算子》中表现梅花高洁、坚贞品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破阵字》晏殊
2.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一个人对于自己的职业不敬,从学理方面说,便亵(xiè)渎了职业的神圣;从事实方面说,一定把事情做糟了,结果自己害了自己。
B.在他们目光接触的刹(shà)那间,上帝从那目光中发现了一种他所不理解的美和某种从未见过力量。
C.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j í)取知识,使自己学识渊博。
D.读书时不可存心诘(j ié)难作者,不可尽信书上所言,亦不可寻章摘句。
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 A.凭吊 断张取义 B.妖绕 恪尽职守
C.襁褓 根深帝固 D.睿智 吹毛求疵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A.自从来到这个世界上,人们就一直面临着两种挑战,一是来自人类自身,一是来自大自然。
B.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C.听了李学生英雄事迹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D.考试失败,王哲伤心极了,他多么希望知心朋友和他分享这无限的苦恼啊。
5.下面加点的成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2分)( )
A.他总以为自己在绘画方面很了不起,常常在别人画画时在一旁强聒不舍。
B.在一些贪官眼里,贪污受贿是发家致富的不二法门。
C.王强的作文发表了,他很高兴,歇斯底里地在教室里蹦跳起来。
D.养儿防老这一观念在有些人的心中根深蒂固。
6.俗话说“好习惯使人受益终生”,叶圣陶也曾经说过教育就是养成习惯。习惯是方方面面的,下面这些名言都是论述习惯的,其中论述“修身养性”方面的有__________________;论述“读书学习”方面的有________________。(只填序号,2分)
①严于律已,宽以待人。 ②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③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④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
⑤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⑥吾日三省吾身。
7.为了启发大家养成好习惯,班上准备开展一次辩论赛,论题为“养成好习惯是否主
要靠自我约束”。你是正代表,你的观点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对方的观点则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准备的过程中,你收集到了以下材料,比赛中你能用上的材料有________________,对方可能用上的材料是____。(只填序号,共4分)
①头悬梁锥刺骨 ②孙悟空头戴紧箍咒
③祖逖闻鸡起舞 ④齐白石“不教一日闲”
8仿写句子(3分)
例句:友谊,是酷暑里的浓荫,为你挡住似火的骄阳。
仿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二.文言文阅读(16分)
(一)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宝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宝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適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A.若为佣耕,何富贵也( ) B.等 死,死国可乎 ( )
C.辍耕之垄上 ( ) D.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
10.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 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 B. 乃丹书帛曰“陈胜王”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
C. 项燕为楚将 D.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乃令符离人葛婴将兵徇蕲以东 秦灭韩亡魏
11.“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有人认为,这是造成大泽乡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假如“天不雨,道亦通,不失期”,农民还会发动起义吗?为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秦王谓唐睢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睢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睢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睢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睢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睢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人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12.用“/”标示下面语句朗读的语意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公 亦 尝 闻 天 子 之 怒乎?虽 千 里 不 敢 易 也 !
1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唐睢提出“布衣之怒”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15.作者写秦王说话时是“怫然怒”,而对唐睢却无任何表情、神态描写,这说明了什么?(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现代文阅读(26分)
(一)一诺千金
我做女孩时曾遇上一个男生开口向我借钱,而且张口就是借两元钱,在当时,这相当于我两个月的零花钱,我有犹豫,因为人人都知道那男生家里很穷,他母亲几乎每年都给他生一个弟弟或妹妹。她留给大家的印象不外乎两种:一种是腹部隆起行走蹒跚;另一种是刚生产完毕,额上扎着布条抱着新生婴儿坐在家门口晒太阳。
我的为难令男生难堪,他低下头,说借钱有急用,又说保证五天内归还。我不知道怎么拒绝他,只是把钱借给了他。
时间一天天过去,到了第五天,男生竟没有来上学。整个白天,我都在心里责怪他,骂他不守信用,恍恍惚惚地总想哭上一通。
夜里快要睡觉时我忽然听到窗外有人叫我,打开窗,只见窗外站着那个男生。他的脸上淌着汗,紧紧攥着拳头,哑着喉咙说:“看我变戏法。”他把拳头搁在窗台上,然后松开,手心里开了花似的展开了两元钱纸币。
我惊喜地叫起来,他也快活地笑了,仿佛我们共同完成了一件大事,让一块悬着的石头落了地。他反复说:“我是从旱桥奔过来的。”
后来我才知道,他当时借钱是给患低血糖的母亲买葡萄糖。为了如期归还借款,他天天到北站下的旱桥帮菜家推车。到了第五天的拂晓,他终于攒足了两元钱,乏极了,就倒在桥洞中,本想略睡一会儿,没料到竟酣睡了一个白天和黄昏。醒来后他就开始狂奔,所有的路人都猜不透这个少年为何十万火急地穿行在夜色中。
这是我和那个男生惟一的一次交往,但是它给我留下的震撼却是绵长深切的。以后再看到“优秀”“守信用”之类的字眼,总会联想到他,因为他身上奔腾着一种感人的一诺千金的严谨。
据说那个男生后来果然成就了一番事业,也许他早已忘记了我们相处的那一段,可我总觉得那是他走向成功的源头。
去年秋天的一个傍晚,天降大雨,那是场罕见的倾盆大雨,我打着伞去车站接一个朋友,我们曾约定,风雨无阻。我在车站久等也没见朋友露面,倒是看见一个少年,没带伞,抱着肩瑟瑟地站在车牌边,我把伞伸过去,他感激地说谢谢,告诉我说,他在这儿等一个朋友。车一辆一辆开过,雨在伞边形成一道道雨帘,天地间茫茫一片,怎么也不我们所盼望的人。我对少年说他们也许不会来了,可少年固执地摇摇头。又来了一辆车,从车上跳下一个少年,无比欢欣地叫了声。伞下的少年一下子蹿了出去,两个人热烈地击掌问候,那份快乐是如此坦荡无愧,相互的欣赏流淌在那一击中,让目睹那画面的我感到一种灵魂的升华。
我终于未能等到我的那份欣喜。我失望而归。却在家接到朋友的电话。她说雨实在太大,所以 ……我想说:约定时为何要说风雨无阻,完全可以说大雨取消;既然已说了风雨无阻,区区风雨又何足畏惧。不过,我什么也没说,只是轻轻地挂断了电话。因为一个并不怎么重诺言的人,她会找出一千条为自己开脱的理由;而我更爱腾出时间想想那两个相会在暴雨中的少年。
16.在“借钱男生”“两少年”以及“我的女友”中,你印象最深的人物是谁?请简要概括其特点。(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作者写两少年雨中赴约的目的是什么?从全文看这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假如你是文中“我”的女友,看到此文后,会有怎样的心理活动?请描写出来。(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文中“我”对女友失约持什么态度?你对此有什么看法,理由是什么?(3分)
态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看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成长不可无书 (13分)
①在不久前,一张大报刊出了这样一则公益广告——
②这是中央电视台记者在采访中与一个西北放羊娃的对话:
③“你每天干什么?”“放羊。”“放羊为了什么?”“挣钱。”“挣了钱呢?”“娶媳妇。”
“娶了媳妇呢?”“生娃。”“生了娃,让他干什么?”“放羊。”……
④看到这里,你一定会觉得这个放羊娃可笑又可悲。然而在世人眼中,你和他一样,都是“中国人”!
⑤这种事情我并不奇怪,但当从白纸黑字上实实在在地看到这串记录时,我的心仍然被强烈地震动了。
⑥穷文富武曾是中国的传统,家贫,只能通过读书出人头地。然而不能否认的是,在今天的中国’,也许有一批像上面这个放羊娃一样的孩子,安贫若素。
⑦这不禁令我想到一句格言:“生命的悲哀不在于目标不可达成,而在于压根儿就没有目标。”在那没有知识光亮闪耀的地方,生命便永远在“放羊——下一辈子还放羊”的循环中延续。
⑧据说在美国历史上曾有过这样两个家庭:一个是爱德华家庭,其始祖爱德华是位满腹经纶的哲学家,他8代子孙中出了13位大学校长,100多位教授,80多位文学家,20多位议员和1位副总统;另一个家庭的始祖叫珠克,是个缺乏文化修养的赌徒和酒鬼,他8代子孙中有300多名乞丐,7个杀人犯和60多个盗窃犯。这当然是个极端的例子,用在此处不一定恰当,但一个人有没有文化修养,竟可以产生如此源远流长的影响,这不禁使我想起中国“希望工程”中的两句宣言: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
⑨“工作再忙也要(甲)书,收入再少也要(乙)书,住处再挤也要(丙)书,交情再浅也要谈书。”这是几年前台湾知识分子倡导的‘‘新读书主义”。饥之以当食,寒之以当裘,忧患以当安乐,孤寂以当金石琴瑟也。读书,实在是我们今天应该大力弘扬的好传统。
⑩成长不可无书,成功不能无知。请把高品质的书籍报.刊请到你的身边吧!终身相伴,将使你终身受益。
20.根据语境,在文中第⑨段甲、乙、丙三处横线上填人恰当的词语。(3分)
甲 乙 丙
A.藏 B.读 c.买
21.揣摩记者与放羊娃的对活,说说“放羊娃现象”为何“可笑可悲”?(3分)
22.本文筇⑧段运用____________论证的方法,论证了_________________观点。(3分)
2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本文的中心论点,请你为这一论点再提供一个新的论据,可以举事实,也可以引名言。(4分)
论据:
四.作文(50分)
题一:物质上的珍藏,给人一种踏实感;精神上的珍藏,培人一种甜蜜感。美丽的。美好的,可以珍藏;真挚的、真诚的,可以珍藏。最温馨的珍藏走回忆,最难忘的珍藏是真情。
一纸贺卡,一张照片,一支钢笔,一枚邮票;一个微笑,一席话语,一缕思念,一次感动……经过珍藏,陶培了人的精神。升华了人的思想。
请以“珍藏___________”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二)评价(5分)
29.写完文章后,请从选材、立意、构思、写法、语言等方面任选一个方面进行自我评价。(不少于50字。5分)
2007年秋期九年级语文10月份月考试题答案
一1略2B 3D 4A5C6①④⑹ ,⑵③⑤7正方:养成好习惯要靠自我约束(自律)。反方:养成好习惯要靠他人约束。(他律)正:1、3、4反:28略
二.(一)7.A.你 B.同样 C.去.往.到 D.同“倡”,首发 8.A
9.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示例:(1)会起义,从文中“天下苦秦久矣”一句可知,秦王朝的统治十分残酷,人们无法忍受,起义是必要的。(2)暂时不会起义,天不下雨,道路畅通,不会误码率期,就无杀头之忧,众人会暂时忍受痛苦,陈胜.吴广发动起义的时机也就不成熟。
(二)10.虽千里/不敢易也 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或公/亦尝闻天…)11.平民发怒,也不过是摘掉帽子,光着脚,把头往地上撞罢了12.针锋相对,显示了平民的力量,阻止秦吞并安陵。13.说明秦王当时已理屈词穷,恼羞成怒,不得不威胁和恫吓,说明了秦王虽强大,但此时已陷入被动的处境。而唐睢却相反,沉着稳定,气度自如。
三.现代文
(一)
14.示例:“借钱男生”信守诺言,孝敬母亲;“两少年”坚守承诺,不畏困难;“我的女友”不守诺言,畏惧困难。15.目的:(1)突出诚信的确主题(2)含蓄地批评成人的失信,不守诺言(3)赞扬孩子的真诚守信;写作手法:对比(衬托.映衬)
16.略
17.态度:责备(或批评,不满,埋怨)
看法:(1)认同作者的态度(或否定作者的态度;或辩证地看待作者的态度)
理由:(1)应该信守承诺,这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2)应宽容地对待别人,不要过于苛责别人
(3)自己应信守诺言,但不必对别人求全责备。
(二)25甲B乙C丙A26可笑是因为生命的过程变成了简单的循环;可悲是因为生活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愚昧。27事例论证、对比论证;论证了“一个人有没有文化修养,竟可以产生如此源远流长的影响”的观点28成长不可无书,成功不可无知。事实:略
道理:只要事实或引用的名言符合中心论点就可。
| |
|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