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懂不懂欣赏诗歌是文化修养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为了培养学生理解、鉴赏诗歌的能力,从而达到能对诗歌等作品作出正确评价的目的。在教学中,应该以以下几组概念为中心,把意象融入诗歌教学中。 一、诗歌的意象与意境 “意象”即“意境”(见《现代汉语词典》)“意象” 与“意境”的共同点具体说来就是内在的思想感情与外在的客观物象的统一,是作者通过客观物体或外在的自然景物的描绘,从而表现作者内心世界及思想感情。如“枯藤、老树、昏鸦”中的“藤”、“树”、“鸦”本身没有什么感情色彩,但是它们在作品中被“剪辑”在一起,并用形容词“枯”“老”“昏”修饰的时候,就表现出衰败、凄凉、孤寂的氛围,这就是作者当时落寞、悲凉的情感表露。二、诗歌意象的共性与个性
诗歌中“意象”的共性是指所描绘的景物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它常常用一种反复出现的意象来表达特定的情趣和意味,它是民族和人类共同情感的体现和就是诗歌的共性。
三、诗歌意象的特点和作用。
意象的特点之一,就是有象征意义
意象的特点之二,就是物我合一,情景交融
意象在诗歌中无处不在,艾青的《我爱这土地》,穆旦的《赞美》,普希金的《致大海》等都描绘了许多各具特色的鲜明的意象,在教学中,只要让学生弄懂了它们的特点和作用,我们的教学就成功了一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