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中考试卷 >>中考模拟试卷 >>北京市 >>
北京市丰台区初三语文统一练习(一)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10-07


丰台区初三语文统一练习(一)
   2007-4
   
   一、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10分,每小题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
   A.卑鄙bǐ 刹那chà 模样mú 轩然大波xuān
   B.庇护bì 巢穴xué 惬意qiè 鲜为人知xiǎn
   C.逮捕dài 负载zài 膝盖xī 自给自足jǐ
   D.脊梁jǐ 倔强jué 着落zháo 名副其实fù
   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保持良好的势头,再接再励是改革大局的需要,是实现跨世纪宏伟纲领的需要。
   B.前法国球星齐达内出席他所代言的保险公司的商业活动时,谈笑风生,表现不俗。
   C.街上的柳树像病了似的,枝条打着卷儿,一动也懒得动,无精打采地低垂着。
   D.理直气壮抓发展,旗帜鲜明反腐败是本次会议期间代表们讨论最热烈的中心话题。
   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含义相同的一项是 
   A.强壮 强迫 B.荒唐 荒凉 
   C.倾斜 倾注 D.照管 照料
   4.对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站在黄果树瀑布前,凝视湍急的瀑流,你会感到大自然的伟力。
   修改:将“湍急”改为“飞泻”。 
   B.这个乒乓球馆是经国家体委批准,用来推广乒乓球运动的团体。
   修改:删去“团体”
   C. 有关人士介绍说,最近几年北京的文物拍卖交易额呈逐年上升。
   修改:将“最近几年”移至“北京”后。
   D.谁也不能否认优异的学习成绩不是靠勤奋学习得来的。
   修改:删去第二个“不”。
   5.下列作家、作品均属一个朝代的一项是【 】
   ① 范仲淹 ②白居易 ③辛弃疾 ④刘禹锡
   ⑤《行路难》 ⑥《使至塞上》 ⑦《登飞来峰》 ⑧《望岳》
   A.① ④ ⑤ ⑦ B.② ③ ⑥ ⑧ C.① ③ ⑤ ⑦ D.② ④ ⑥ ⑧
   二、按要求在指定位置填写诗文原句。(6分)
   6.《望岳》一诗中,饱含杜甫雄心和气概的哲理诗句是: , 。
   7.根据要求写出古诗词句子(课内、课外均可)。
   ①抒写友情的诗句: , 。
   ②借月抒怀的诗句: , 。
   三、按要求完成下面两题(6分)
   8.《红楼梦》中贾府的四姊妹名字分别为元春、迎春、探春和惜春,其中迎春、探春、惜春的“首席”丫环的名字分别为“司棋”“侍书”“入画”,由此我们可以推测元春的“首席”丫环的名字应为囗囗。
   9.根据文意,在句中方框内再写一组句子。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 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 ……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文言文阅读(10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彻,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0.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潭中鱼可百许头 凄神寒骨 
   11.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日光下彻,影布石上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12.请用一个成语或四字词语概括作者游历小石潭时天气的特点。
   
   
   
   13.文章前面写小石潭景色优美,后面为什么却说“其境过清,不可久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现代文阅读(28分)
   (一)记叙文阅读(17分)
   别了,“不列颠尼亚”
   ①在香港飘扬了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米字旗最后一次在这里降落后,接载查尔斯王子和 . 
   港督彭定康回国的英国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驶离维多利亚港湾——这是英国撤离香港的最后时刻。
   ②英国的告别仪式是30日下午在港岛半山上的港督府拉开序幕的。在蒙蒙细雨中, 港督告别了这个曾居住过二十五任港督的庭院。
   ③4时30分,面色凝重的彭定康注视着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旗杆。根据传统,每一位港督离任时,都举行降旗仪式。但这一次不同,永远都不会有另一面港督旗帜从这里升起。4时40分,代表英国女王统治了香港五年的彭定康登上带有皇家标记的黑色“劳斯莱斯”,最后一次离开了港督府。
   ④掩映在绿树丛中的港督府于1885年建成,在一个多世纪中,包括彭定康在内的许多港督曾对其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随着 港督的离去,这座古典风格的白色建筑将成为历史的陈迹。
   ⑤晚6时15分,象征英国管制结束的告别仪式在距离驻港英军总部不远的添马舰东面举行。停泊在港湾中的皇家游轮“不列颠尼亚”号和邻近大厦上悬挂的巨幅紫荆花图案,恰好构成这个“日落仪式”的背景。
   ⑥此时,雨越下越大。查尔斯王子在雨中宣读英国女王赠言时说:“英国国旗就要降下,中国国旗将飘扬在香港上空。一百五十多年的英国管治即将告终。”
   ⑦晚7时45 分,广场上灯光渐暗,开始了当天港岛上的第二次降旗仪式。一百五十六年前,是一个叫爱德华•贝尔彻的英国舰长带领士兵占领了港岛,在这里升起了英国国旗;今天,另一名英国海军士兵在“威尔士亲王”军营旁的这个地方降下了米字旗。
   ⑧当然,最为世人瞩目的是子夜时分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的易帜。在1997年6月30日的最后一分钟,米字旗在香港最后一次降下,英国对香港长达一个半世纪的殖民统治宣告终结。
   ⑨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五星红旗伴着《义勇军进行曲》冉冉升起,中国从此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与此同时,五星红旗在英军添马舰营区升起。两分钟前,“威尔士亲王”军营移交给中国人民解放军,解放军开始接管香港防务。
   ⑩零点40分,刚刚参加了交接仪式的查尔斯王子和 港督彭定康登上“不列颠尼亚”号的甲板。在英国军舰“漆咸”号及悬挂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的香港水警汽艇护卫下,将于1997年年底退役的“不列颠尼亚”号很快消失在南海的夜幕中。
   从1841年1月26日英国远征军第一次将米字旗插上港岛,至1997年7月1日五星红旗在香港升起,一共过去了一百五十六年五个月零四天。大英帝国从海上来,又从海上去。
   14.本文按时间顺序记述中英香港交接过程,三次描述了英国方面的降旗仪式。请概括这三个场面的内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文章第④段关于港督府的叙述中,特意写道:许多港督曾对港督府进行过“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结合上下文,仔细体会这些文字背后的意思,把它写在下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为文中方框内选择一组最恰当的词语。【 】
   A.离任 末任 末代 第二十八任
   B.末任 末代 第二十八任 离任 
   C.末代 第二十八任 离任 末任
   D.第二十八任 离任 末任 末代 
   17.本文对时间的表述大多采用精确计时计分的方式,第⑨段却改用“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来表述1997年7月1日零时这一时刻。请说说作者这样写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以下6段为《举世聚焦的一瞬——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侧记》的开头部分,与《别了,“不列颠尼亚”》的开头(第1段)相比,两篇文章的开头各有何特点?
   公元1997年6月30日,23时18分。
   雄踞于维多利亚海湾展翅待飞的香港会展中心新翼,晶莹亮丽;五楼大会堂里,华灯齐放。香港交接仪式就要在这里隆重举行。
   敞亮的大厅里座无虚席,双方军乐团交替演奏着欢快的乐曲。4000余位来自五洲四海的嘉宾身着盛装,仪态凝重。
   主席台设在大会堂北端的半圆形前厅。前厅北面30米高的蓝色玻璃幕墙中央,并列悬挂着中、英两国国旗。中英两国主要领导人各5个座位并排设在主席台中央的主礼台上。
   主礼台前方按照中英相应方位设置了两个棕红色讲台,讲台正面分别镶嵌着两国国徽。讲台的东西两侧各矗立着高矮两根旗杆。此时,中方的旗杆正待升旗,而英方的蓝底米字旗处于待降位置。
   23时46分,中英双方主要领导人入场。……
   答:《别了,“不列颠尼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世聚焦的一瞬——香港政权交接仪式侧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议论文阅读(7分)
   生活里常可见到这样的场面——
   两个年轻的妈妈在聊天,甲乙都说我的孩子怎么怎么样。她们的心里都充满希望对方欣赏自己孩子的渴望,但忘了自己也该去欣赏对方的孩子。
   一场演出刚完,全体演员拉着手排着队出来谢幕,但观众却已走了一半。剩下的也拥挤着往外走,掌声稀稀落落。其实演出成功,观众也满意,但就是不鼓掌。
   真为演员们难过,他们所要求观众的,不就是稍慢一点走,鼓一下掌吗?观众为什么就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表示一下对他们演出的欣赏呢?
   人们总是很吝啬对别人的欣赏。
   其实欣赏别人有什么不好呢?几下掌声,几句赞誉,或者一个眼神一个微笑也可以。但别人却会从你的欣赏里,得到了对自我的肯定,得到了欢乐、鼓励、信心和力量。
   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
   有一个中学生高考失败,万念俱灰,于是,带上所有储蓄出去旅游,预备花光钱就自尽。半路遇上两个小孩儿溺水,他奋勇救助,观者无不为他的勇气和出色的泳技鼓掌。小孩儿父母更是拉他到家中,感谢之余,赞叹不已。他不禁热泪盈眶,从别人的赞赏中,重新认识了自我,觉得生活还是值得留恋,于是轻松地踏上了归途。
   我有一个很好的朋友,常常捧着我那只能“发表”在本子上的习作欣赏,一番点评之后是一句“这里有黄金”,它包含了所有的期待和鼓励,使我战胜自卑,练笔不止。
   社会是一个大舞台,也是一个竞技场。每个人都需要别人的关注、喝彩和鼓掌,就像需要批评一样。如果只有沉默,那生活就一定会索然无味。
   欣赏不同于阿谀,它是出于真诚,它是对别人人生意义的肯定,它是一种高尚的情操,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一种修养。
   伟大的发明、杰出的成就固然值得欣赏,但普普通通的一个巧思、一个小小的创见,甚至一件漂亮的衣服、几句机智的玩笑,都同样值得欣赏。只要我们敞开胸襟,我们就一定会发现,周围竟有许多东西值得我们欣赏。
   我们欣赏别人,别人也会欣赏我们。生活因为有了欣赏而变得更加美丽。
   19.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文中说“欣赏的力量是神奇的”,从文中看说它“神奇”,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说明文阅读(4分)
   多媒体是近几年流行起来的新名词。多媒体,是相对于单媒体而言的。以前的个人电脑只能处理文字和数字,这就是单媒体。现在,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发展,个人电脑不仅能处理文字和数字,而且还能处理图像、文本、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介,也就是说多媒体是将计算机、电视机、录像机、录音机和游戏机等技术融为一体,形成电脑与用户之间可以相互交流的操作环境。人机相互交流是多媒体与传统的媒体,如电视、立体声音响最大的不同点。
   由于多媒体技术是集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和通信技术为一体,且采用比传统的连续信号处理方式更为先进的数字记录和传输方式,可代替目前的多种家用电器,因此它的应用范围将遍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给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一场变革。
   多媒体技术可使通信更加方便。在这个信息大爆炸的时代,通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活动。有了多媒体,人们可以在世界的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同自己的亲友、客户通话。通话者之间不仅能闻其声、见其面,而且还可以把图像保存下来,大大缩短了时空的差异。对方虽远在天边,但却给人以近在跟前的感觉。极大地提高了办事效率。
   多媒体技术还可大大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为日常生活提供极大的方便,人们不必分别购置电视机、录像机、个人电脑、电话、收录机等家用电器,而只需一台多媒体计算机即可。它还具有声像图书馆的功能,人们足不出户就能阅读到各种图、声、文并茂的电子杂志。 
   21.多媒体与传统媒体在功能上相比,最大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多媒体将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和通信技术融为一体,功能效率高,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六、作文(60分)
   23.请以“奉献的快乐”为题写一篇作文,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
   
   
   
   
   
   
   
   
   
   
   
   
   
   
   
   
   
   
   
   
   
   
   
   
   
   
   
   
   
   
   
   
   
   
   
   
   
   
   
   丰台区初三语文统一练习(一)评分参考
   2007-4
   
   一、本题10 分(每小题 2分)。
   1.D 2.A 3.D 4.C 5.D
   二、本题6分。
   6.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分)
   7.①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分) ②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2分)
   评分说明:凡与原句不符者,该句不得分。①②处所写课内课外诗句圴可,符合要求即可得分。
   三、本题 6分。
   8.本题3分。答案:抱琴。
   评分说明:答案应为两个字(动宾结构),且第二字只能为“琴”。第一字若答“奉”“捧”者视同“抱”;若答“弹琴”“拂琴”可得2分(“弹琴”“拂琴”未与“丫环”身份相应);若答案为“司琴”“侍琴”,只给1分。
   9.本题3分。
   参考答案示例:
   ①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簿上的一个红五分。②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③也许是花团锦簇的盛世华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布鞋。④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评分说明:答案开放,不求一律。所写句子应能体现同类事物虽然在“量”上有明显差别,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合乎以上标准给2分,语句通顺给1分。
   四、本题10分。
   10.本题2分。
   可:大约 凄:使……凄凉(感到……凄凉)
   评分说明:每个1分。
   11.本题 4分。 
   译文: 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2分)
   两岸的形状像犬牙似的交错着,看不出溪水的源头在哪里(2分)
   12.本题2分。
   答案:风和日丽。
   评分说明:由文中“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可知当日有风却不大;由文中“日光下彻,影布石上”可知当日为晴好天气。凡答出以上两点即可;若只出一个方面(如:阳光明媚或微风习习)给1分。
   13.本题2分。
   答案示例:
   ①小石潭确实美好,但并不为人所知,这与得不到重用反而被贬的作者境遇有相通之处,观景思人自然是“不可久居”。
   ②柳宗元参与改革,失败被贬,心中愤懑难平。此时寄情山水正是为了摆脱这种抑郁的心情,但这种欢快毕竟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的触发,忧伤、悲凉的心境便会流露出来。
   评分说明:凡能联系小石潭的特点与作者的处境且表达通顺即可。
   五、(28分)
   (一) (17分)
   14.本题3分。
   答案要点:港督旗帜在“日落余音”的号角声中降下。
   添马舰军营旁米字旗在雨中降落。
   中英香港交接仪式上米字旗最后一次降下。
   15.本题3分。
   答案示例1:侵略者占领别人的家园,还以为会永久地住下去,但今天,他们不得不永远地告别这舒适美丽的庭院。
   答案示例2:港督府经历任港督完善,是英国统治的象征,是英政权在港的标志,但今天,他们的统治将彻底终结。
   评分说明:凡对“大规模改建、扩建和装修”的言外之意有所体会且表达完整即可。
   16.本题3分。
   答案:A。 
   17.本题 4分。
   答案要点:用“新的一天来临的第一分钟”突显了这一时刻的划时代意义(英国对香港的殖民统治结束),表达中国人民自豪感。
   评分说明:每个要点2分。意近即可。
   18.本题4分。
   答案要点:《别》概括了文章的内容,揭示了主旨。《举》细致描写会场的布置,烘托庄严肃穆的气氛。
   评分说明:答案中共四个要点,每点1分,意近即可。
   (二) (7分)
   19.本题3分。
   答案 我们应该学会欣赏别人。
   20.本题 4分。
   答案要点:①它可以使(因)失败(而轻生)者重新认识自我,轻松面对生活;②它可以使自卑者树立信心,努力工作。
   评分说明:每个要点2分,意思对即可。若只答“它使人得到肯定、欢乐、鼓励、信心和力量”给2分。
   (三) (4分)
   21.本题2分。
   答案:(可以实现)人机相互交流。
   22.本题 2分:
   答案:它采用先进的数字记录和传输方式。
   
   
   
   
   
   
   
   
   
   
   
   
   
   
   六、作文(60分)
   内容、表达(55分) 说明 书写(5分)
   一类卷(60—52) 要求:符合题意,内容充实,中心明确;条理清楚,结构合理,语言通顺,有1—2处语病。赋分范围:55分—47分 以51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5分
   字迹工整,标点正确,有1—2个错别字,格式规范。
   二类卷(51—44) 要求:比较符合题意,内容比较充实,中心比较明确;条理比较清楚,结构比较合理,语言比较通顺,有3—4处语病。赋分范围:46分—-39分 以43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4分
   字迹清楚,标点大体正确,错别字3—4个,格式规范。
   三类卷(43—36) 要求:基本符合题意,内容尚充实,中心基本明确;条理基本清楚,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有5—6处语病。赋分范围:38分—31分 以34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3分
   字迹不够清楚,标点错误较多,错别字5—7个,格式大体规范。
   四类卷(35—0) 要求:不符合题意,内容空洞,中心不明确;条理不清楚,结构不完整,语言不通顺,有7处以上语病。赋分范围:30分—0分 以14分为基准分,上下浮动后,加书写项的得分。 2—1分
   字迹潦草,难以辨认,标点错误很多,错别字8—10个,格式不规范。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202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密云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
2022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2年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二模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届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石景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燕山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通州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大兴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门头沟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2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
2022届北京市延庆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2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中考作文优秀范文(2篇)
2021年北京市中考作文题解读及优秀范文:志愿?志愿!志愿
2021年北京市中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石景山区2021届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门头沟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房山区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顺义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平谷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平谷区2021届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丰台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东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昌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朝阳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1年北京市西城区中考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北京市丰台区2021年中考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20年北京市中考满分作文:时间控制器的思考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