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七年级下(初一下) >>单元练习 >>
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综合检测题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7-03-27


第三单元·单元综合检测题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1.下列加粗字的音、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石pán  含xù  白xī  佩不已qīn
B.荒miù  划chóu  然hè  兀穷年wù
C.徨páng  名shǔ  深suì  乎不同jiǒng
D.猎shè  起dié  澎bài  义愤填yīn
2.下列加粗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
A.为人知(很少)  死而后(停止)
兀兀年(达到极点)  乎不同(不同)
B.家户晓(了解)  尽心血(滴)
气冲牛(直冲)  无暇此(到)
C.杂乱无(条理)  岂欲卿经为博士(研究)
始学(于是)  鞠躬尽(劳累)
D.锋芒露(全)  可歌泣(可以)
潜心注(连贯)  心神凝(领会)
3.下列各句中使用的修辞方法不同的一项是
(    )
A.他要给我们衰微的民族开一剂救济的文化药方。
B.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C.你们竟敢到兽穴里来抓老狮子的毛。
D.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4.下列各句对文意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以议论为线索来结构全文的,全文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B.《邓稼先》一文是作者带着传统意识、全球视野、历史眼光、民族感情而写作成的。
C.《音乐巨人贝多芬》作者通过一次会见来表现贝多芬在音乐上的巨大造诣。
D.《孙权劝学》以对话描写来推动情节,刻画人物。
5.选出填入空白处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
________美国总统杜鲁门曾发表声明,表示美国承认中国对台湾行使主权,________朝鲜战争爆发后,美国________派军队侵占台湾,________抛出“台湾地位未定”等谬论,企图制造“两个中国”。对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理所当然地予以坚决反对。
(    )
A.尽管  可是  只有  才
B.尽管  但是  不仅  而且
C.如果  那么  不仅  而且
D.如果  那么  只有  才
6.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减负”后,我们学校开设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B.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是党中央作出的重要决策。
C.大量植树种草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环境能否得到改善。
D.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7.从上下文连贯的要求看,下面句子的横线上应填入的一项是
我快乐,是因为我喜欢幻想。所有的石头上都开满了花朵,________,幻想已如此丰茂,我有什么理由感到沉重和悲哀呢?
(    )
A.荒芜处都长满了无数的植物
B.所有的荒芜处都长满了植物
C.植物都长满在所有的荒芜处
D.无数的植物都长满在荒芜处
8.“雨”在四季各不相同:“春雨绵绵夏雨急,秋雨凉爽冬夹雪。”请你用拟人的方法对其中的两种雨各写几句话。
(    )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学了本单元的名人传记后,在课外你一定也读过不少的名人传记。选出你最喜欢的一位名人,并对他作出评价。
姓名:
评价:
10.填空。
①邓稼先的一生是:鞠躬尽瘁,________。
②请看一看罗曼·罗兰的《________》,在那本书里流着一条大河,那条大河就是从贝多芬身上流出来,并且加以引申开的。
③《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____。
④《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是由________主持编纂的一部史书。
 
、阅读理解
(一)
①在李公朴同志被害之后,警报迭起,形势紧张,明知凶多吉少,而闻先生大无畏地在群众大会上,大骂特务;慷慨淋漓,并指着这群败类说:你们站出来!你们站出来!
②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
③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
④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
⑤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
⑥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
11.选段①中所讲的事情,指的是一件什么事?
答:
12.选段②、③、④段中加引号的“说”和“做”的含义是什么?
答:
13.课文第②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其作用是什么?
答:
14.划出选文第④段中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其作用?
答:
15.体会选文⑥句的句式和含义?
答:
(二)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6.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语。
①卿今当涂掌事________________
②蒙以军中多务________________
③但当涉猎,见往事耳________________
鲁肃寻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17.翻译下列句子。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
②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
③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
18.出自本文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并解释它?
答:
19.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文中用“蒙辞以军中多务”来表现吕蒙的反应。试根据上下情境,以人物对话来表现吕蒙此时可能会说的话?
 
20.孙权劝吕蒙说:“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联系你的体会,说说读书有哪些益处。
 
(三)玫瑰树根
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那里有黢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根,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据说还有别的:身体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
“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见过呢。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只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看来你想模仿蚯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
卑贱的树根说:
“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后工人胳臂一样。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要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那时候,你去看看我在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作声,暗忖道,等着瞧吧。
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说的延伸部分。
天啊!他看到了什么呀。
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
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
“天啊,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21.读第三段,若将加粗的“据说”两字删去,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22.后来当他看到美丽的玫瑰树,闻到甜香的玫瑰花味时,他发出这样的感慨:(用选文原句回答,并工整地书写在下面)。
 
23.下面的说法与这篇短文所抒发的情感相符的一项是:
(    )
A.细流在故事中充当了一个反面角色,人们在对树根表示敬意的同时,对细流充满了厌恶之情。
B.树根有那样的顽强精神,应该到地面上来,更充分地显示它存在的价值。
C.这些枯黄笨拙的树根,在这黑暗和腐朽的环境中,支持着地面上的生命之美,那正是他们的骄傲。
D.树根为树枝为花朵供应了充足的水分,固然可敬,但也实在太可惜了他的一生。
24.这篇文章揭示的主题是什么?
 
25.细流与树根的对话写得生动形象,充满情趣。请续拟一段流水与鲜花的对话。(不超过30字)
流水说:
鲜花说:
 
三、作文
书可以医治愚昧,书可以使人聪慧,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寄托着长辈的期望,书演示着成长的途径,书折射着老师、同学的情谊和我们的喜怒哀乐……请以书或读书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有真情实感的文章。题目自拟,文体不限。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
1.A  2.C  3.D  4.C  5.B  6.B  7.B  8.略  9.略
10.①死而后已  ②《约翰·克里斯朵夫》
③法  莫泊桑  《项链》  《羊脂球》
④《资治通鉴》  司马光
 
二、阅读理解
11.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
12.选段②、③中的“说”指的是揭露反动派,发动革命群众的革命宣传活动。选段④中的“做”指的是以宝贵的生命实践了他在第3段中所说的话。
13.夸张,充分表现了闻一多昂扬的斗志。
14.昂首挺胸,长须飘飘。
表现闻一多先生的凛然正气,表达出作者对闻先生的颂扬和景仰之情。
15.这里采用了对偶句式,读起来琅琅上口,铿锵有力,充分体现了闻一多先生的言行一致,是一位品质高尚的人。
16.①当道、当权  ②推托  ③见:了解;往事:历史
④及:到了……的时候  过:到
17.①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②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③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18.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译为:与有志向的人分别三天以后,就当重新认识。
19.略
20.略
21.“据说”是指后面一句话的来源,在这里是一种传说,具有不确认性,与后面神话传说里的土地神搭配恰当,去掉后就成了肯定语气,不符合客观实际,也体现不出原文用语的准确性。
22.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
23.C
24.通过细流和树根的对话以及细流最后的醒悟,揭示了像玫瑰树根一样甘愿付出、默默奉献的人的高尚和伟大。
25.略
 
三、作文(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3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周周清试卷(第三单元)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二)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ppt课件(8张)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三)2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达标测试卷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三)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二)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测试卷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检测卷(一)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六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五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第三单元测试题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二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周周清语文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达标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卷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知识点梳理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复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9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文言文复习《陋室铭》《爱莲说》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语文第四单元现代文复习ppt课件
部编新版人教版文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复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五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复习学案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综合复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单元复习ppt课件
新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知识点复习ppt课件
部编版七年级下第一单元复习pptx课件(29页)
部编版七年级下一单元生字词练习题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