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试卷下载 >>八年级上(初二上) >>课文练习 >>
《始终眷恋着祖国》同步训练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6-08-16


  《始终眷恋着祖国》同步训练
   第一部分
   1.加点字的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惴惴  踹开  端丽  喘气  B.磋商  蹉跎  差使  嗟叹
   C.妖娆  阻挠  侥幸  富饶  D.玷污  粘帖  请帖  沾染
   2.根据汉语拼音写出汉字:(3分)
   (áo) 游   推 (jiàn)   枪 (bì)
   (juàn)恋   (dàn) 生 (qiān) 订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2分)
   A.汤皓上课讲话被老师发现叫到办公室,正在据理力争。
   B.为了减少朋友们的麻烦,整整2年,钱学森处在与世隔绝的境地。
   C.在敌人的集中营里,共产党员林红饱受折磨,仍坚强不屈。
   D.在铁的事实面前,罪犯无言以对。
   4.下面各句使用的修辞方法与例句相同的一句是(  )(2分)
   例句:这个实验室后来成为美国火箭技术的摇篮。
   A、画眉在树林边宛转地唱歌。
   B.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像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C.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D.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5.对下面句子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
   A.表明其牵挂年老的双亲,想回国。
   B.作为海外游子迫切想回来,投身于祖国建设,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C.虽然在美国取得了辉煌成就,但那里毕竟不是自己的故土,且有种族歧视之感。
   D.上海给钱学森留下了美好的童年回忆。他急切想回去看看。
   6.文章写美国海军次长的态度有哪几方面的作用?(3分)
   
   第二部分
   (一)
   从1935年到1955年,钱学森在美国整整呆了20年。这20年间,他 , 。然而,始终眷恋着生他养他的祖国。他在写给父亲的信中,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他告诉父亲,你不止一次梦见上海,梦见那所伴他度过童年时代的房子。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钱学森兴奋极了。就在那年的中秋节(新中国诞生的第六天),钱学森夫妇心中萌发起一个强烈的念头:回到祖国去,为新生的祖国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1950年7月,已经下定决心返回祖国的钱学森,会见了主管他研究工作的美国海军次长,告诉他准备立即动身回国。这位次长大为震惊。他认为:“钱学森无论在哪里都得上五个师。”他曾经说:“我宁肯枪毙他,也不愿放他回中国。”
   1950年8月,钱学林买好了机票,准备搭乘加拿大太平洋公司的飞机离开美国。9月中旬,他辞去了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定主任和这个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职务。与此同时,他已将许多科学书籍和研究工作笔记装好箱,交给美国搬运公司启运回国。
   就在这时,他突然接到美国移民局的通知。移民局不准他离开美国,并以判刑和罚款加以恐吓!还搜查并扣压了他的全部科学书籍和笔记本,诬蔑他企图运送机密科学文件回国。
   那时,中美在朝鲜战场正处于交战的敌对状态。美国正盛行法西斯式的麦卡锡主义。钱学森的回国决心触怒了美国当局。1950年9月9日,钱学森突然被联邦调查局非法逮捕,送到特米那岛上的一个拘留所关押了15天。15天的折磨,使他的体重下降了30磅。
   加州理工学院的许多师生和当时远在欧洲的马•卡门教授闻讯后,立即向美国移民局提出强烈抗议,又募集了1.5万美元保释金,才将钱学森从特米那岛的拘留所营救出来。
   7.第一段中横线上的两句,语序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生活上拥有丰厚的待遇 ②在学术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
   A.①②  B.②①
   8.与“他不止一次地发出‘旅客生涯作到何时’的感叹。”引号作用相同的一句是(  )(2分)
   A.他辞去了美国洛杉矶加利福尼亚理工学院超音速实验室主任和这个学院“古根海姆喷气推进研究中心”负责人的职务。
   B.美国空军高度赞扬钱学森为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无法估价的贡献”。
   C.他们正在专心画“杠子”,好像那也算是法国字。
   D.贴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法兰西”,“阿尔萨斯”。
   9.若将祖国比作母亲,文中第二段中钱学森在中秋节萌发的感情,可用一句唐诗来形容。(3分)
   
   10.对海军次长的话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钱学森威力无比,具有强大的军事潜能。
   B.是对钱学森能力的肯定,也表明了他对美国安全的重要性
   C.对钱学森个人有成见。
   D.对新中国抱有偏见,不愿钱学森回国。
   11.不改变原意,将下面句子改成“联邦调查局……”的形式。(3分)
   钱学森突然被联邦调查局非法逮捕,送到特米那岛上的一个拘留所关押了15天。
   联邦调查局 。
   12.文中钱学森夫妇萌发起一个强烈的念头,根据文章内容,请你以第一人称来揣摩他俩尚未说尽的话。(3分)
   
   
   (二)失根的兰花
   顾先生一家约我去费城郊区的一个大学里看花。汽车走了一个钟头的样子,到了校园;校园美得像首诗,也像幅画。依山起伏,古树成荫,绿藤爬满了一幢一幢的小楼,绿草爬满了一片一片的坡地;除了鸟语,没有声音。像一个梦,一个安静的梦。
   花圃有两片,里面的花,种于是从中国来的。一片是白色的牡丹,一片是白色的雪球;如在海的树丛里,闪烁着如星光的丁香,这些花全是从中国来的呀!由于这些花,我自然而然地想起北平公园里的花花朵朵,与这些简直没有两样;然而,我怎么也不能把童年时的情感再回忆起来。我不知为什么,总觉得这些花不该出现在这里,它们的背景应该是今雨轩,应该是谐趣固,应该是故宫的石阶,或亭阁的栅栏。因为背景变了,花的颜色也褪了,人的情感也弱了,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
   十几岁,就在外面漂流,泪从来也未这样不知不觉地流过。在异乡见过与童年完全相异的东西,也见过完全相同的花草;同也好,不同也好,我总未因异乡事物而想过家。到渭水滨,那水,是我从来没见过的,我只感到新奇,并不感觉陌生;到咸阳城,那城,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我只感觉到它古老,并不感觉伤感。我曾在秦岭捡过与香山上同样红的枫叶,在蜀中我也曾看到与大庙中同样的古松,我也并未因而想起过家。我曾骄傲地说过:“我,到处可以为家。”
   然而,自至美国,情感突然变了。在夜里的梦中,常常是家里的小屋在风雨中坍塌了,或是母亲的头发一根一根地白了;在白天的生活中,常常是不爱看与故乡不同的东西,而又不敢看与故乡相同的东西。我这时才恍然悟歪,J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花搬到美国来,我们看着不顺眼;人搬到美国来,也是同样不安心;这时候才忆起,故乡土地之芬芳与故乡花苹的艳丽。我曾记得,8岁时肩扛小镰刀跟着叔叔下地去割金黄的麦穗,而今这童年的彩色版画,成了我一生中不朽的绘画。
   古人说:“人生如萍”——在水上漂流;那是因为古人未出国门,没有感觉离国之苦,萍还有水可借;以我看: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宋末画家郑思肖画兰,连根带叶均飘于空中。人问其故,他说:“国土沦亡,根着何处?”国,就是根,没有国的人,是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即行枯萎了。
   我十几岁就无家可归,并未觉其苦。十几年后,祖国已破,却觉出个中滋味了。不是有人说:“(甲)头可断,血可流,身不可辱”吗?我觉得,应该是“(乙)身可辱,家可破,国不可忘”。
   13.本文以“失根的兰花”为题,你能理解作者的用意吗?(3分)
   
   
   14.十几岁在外面漂流,我曾骄傲地说“我,到处可以为家”,而到了美国,却经常“泪,不知为什么流下来”,原因是什么?(用原句回答)(4分)
   
   15.仿造例句,用比喻句写出你对人生的感悟。(3分)
   例句:人生如絮,飘零在此万紫千红的春天。
   
   16、甲句中说“身不可辱”,而乙句说“身可辱”,这两种说法矛盾吗?为什么?(4分)
   
   
   (三)温馨的土地
   出差回来,接到母亲的电话,说东园巷的家已搬到庆春门外的采荷新村去了。虽然拆迁是意料中的事,可终究觉得突然了些。生活了近三十一年的家,一旦被抹去,消失,我的心是无法平静的。我没有去新居地,来不及洗去什么风尘,便急匆匆奔向那条亲切熟悉的弄堂。
   出现在眼前的家,已没有先前的模样,周围的房子也都空着。平日最热闹的井角边,此时是那么安静。
   突然,隔壁的陈大伯从自家的空屋内走了出来,见到我,像见到久别的亲人,冲我动情地说:“你为啥这么迟回来?弄堂里的人都走光了,以后就很难在一道了,特别是我们年纪大的。”他说到这里,语气一下接不上来,我赶忙安慰他:“不要紧的,会见到的。”这时,他从中山装的上口袋时掏出一个小本本,说:“我想把每户人家的新地址都记下来,然后给全弄堂的人都发一份,想跑跑就便当些。”我说不出话,只觉得鼻子一阵酸。
   这时,我突然想起,我家父母身体不好,弟妹又都在外,搬家一定会遇到许多困难的,便问:“大伯,我家里是怎么搬的?”他马上接道:“大家都帮忙了,七手八脚,一上午就搬完了。你想想,下次想帮都帮不上了。”是啊,我曾不止一次地向人们夸耀过,我们的邻居,我们这片温馨土上的人,是最重感情最纯洁的。尽管天长地久,东家与西家难免会有磕磕碰碰,但如今,大家要分离时,一切的一切,都会被历史沉淀过的感情,被年深月久的人情所代替。我真后悔这次出差,要是我能体会一下这浓浓的惜别之情,那必定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定能使自己的灵魂受到一次新的洗礼。
   正在我和陈大伯交谈时,牛妈、黄家姆妈从外面走了进来,他们是从新居地来的,见到我,眼里一下噙满了泪水,急急地向我诉说离情别绪。我听着听着,禁不住流出了眼泪。虽说生活总要向前发展,而且可以想见,几年后的东园新村将比现在的旧居地要漂亮得多,但人们生于斯,长于斯,老于斯,有多少悲欢离合,有多少人事沧桑和这块土地紧紧相连。我一边体味着老人们此时此刻的感情,一边为他们默默地祝福。祝他们在新居地能得到更多的温馨,更多的人情,更多的欢欣……
   我终于依依不舍地离开了旧居,带着 ,带着 ,带着 。
   17、依次填入结尾横线上的词语,最恰当的是(  )(2分)
   A、惆怅  回忆  希望  B、感激  痛苦  回忆
   C、感激  回忆  希望  D、惆怅  感激  回忆
   18、“虽然拆迁是意料中的事,可终究觉得突然了些。”中“觉得突然”表明“我”对旧居地 的感情。(2分)
   19、陈大伯冲我动情地说:“你为啥这么迟回来?”体现了陈大伯 。(2分)
   20、“我说不出话,只觉得鼻子一阵酸”是因为什么?(3分)
   
   21、我们的邻居“最重感情最纯洁”的具体表现是⑴ 。⑵ 。⑶ 。(3分)
   22、“我真后悔这次出差”的原因是 。(2分)
   23、“虽说生活……紧紧相连”一句从表达方式看是 ,这句话说明了 。(3分)
   24、片断写作练习:(40分)
   1955年6月,饱受折磨的钱学森为了早日回到祖国,写信给人大常委会,向祖国母亲发出了求救的呼声。从钱学森向祖国的人大常委会求救这一举动,你能揣摩他心里想的是什么吗?试说说看。请写一段心理描写加以揣摩。
   
   《始终眷恋着祖国》答案
   1.A 
   2.略 
   3.A 
   4.B 
   5.B 
   6.不仅说明了钱学森的价值,更预示了钱学森回国的道路将艰难而曲折,会受到美国当局的重重阻挠,同时,也反衬了钱学森眷恋祖国的深情。 
   7.B 
   8.B 
   9.每逢佳节倍思亲。 
   10.B 
   11.联邦调查局非法逮捕了钱学森,并把他送到特米那岛上一个拘留所关押15天。 
   12.新中国诞生了,人民扬眉吐气,当家作主了。我们这些海外学子,也该回去看看了,为新生的祖国贡献微薄之力。(符合语境即可) 
   13.没有根的草,不待风雨折磨,就枯萎了,意思是离开国门的人就像没有根的兰花,会倍觉离国思乡之苦。 
   14.我这时才恍然悟到我所谓的到处可以为家,是因为蚕未离开那片桑叶;等到离开国土一步,即到处不可以为家了。 
   15.略 
   16.不矛盾,甲句中强调的是身不可辱,相对于断头流血而言人格的重要。乙句中强调的是国不可忘,相对于国家来说,个人的荣辱是次要的。 
   17.A 
   18、无比留恋 
   19、对邻居搬迁分散时的浓浓惜别深情。 
   20、听了陈大伯的话,为陈大伯对邻居的一片热心与深情所感动。 
   21、陈大伯见到迟归的“我”像见到久别的亲人,还热心为邻居服务。邻居帮“我”家搬家。牛妈等从新居来旧地看看,见到“我”,含着泪诉说离情别绪。 
   22、没能更充分地体会一下这浓浓的惜别之情。 
   23、议论;人们对故土留恋的原因。 
   24.略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始终眷恋着祖国》练习题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学反思(2篇)
《始终眷恋着祖国》导学案3
《始终眷恋着祖国》ppt课件(25页)
《始终眷恋着祖国》活动学习单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教案8
《始终眷恋着祖国》说课稿3
《始终眷恋着祖国》说课稿
《始终眷恋着祖国》导学案2
《始终眷恋着祖国》ppt课件(32页)
《始终眷恋着祖国》语段阅读训练及答案
《始终眷恋着祖国》ppt课件(16页)
《始终眷恋着祖国》ppt课件(28页)
《始终眷恋着祖国》导学案
《始终眷恋着祖国》读后感(2篇)
钱学森生前最后一次谈话
《始终眷恋着祖国》学案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7
《始终眷恋着祖国》ppt课件8
《始终眷恋着祖国》ppt课件7
《始终眷恋着祖国》ppt课件6
刘敬智《始终眷恋着祖国》原文全文阅读
《始终眷恋着祖国》同步练习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学设计6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5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4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教案4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3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学设计2
《始终眷恋着祖国》ppt课件5
苏教版《始终眷恋着祖国》ppt课件4
《始终眷恋着祖国》ppt课件3
《始终眷恋着自己的祖国》同步训练
《始终眷恋着祖国》综合能力测试题
《始终眷恋着祖国》知识导学
《始终眷恋着祖国》ppt课件2
《始终眷恋着祖国》ppt课件1
《始终眷恋着祖国》教案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