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教学参考 >>
并非怀乡之作——对《泪珠与珍珠》主旨的探讨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5-11-21


重庆市渝北中学校 刘祖平 段成素 

人教版《教师教学用书》认为,台湾女作家琦君的散文《泪珠与珍珠》乃是一篇怀乡之作。其主要依据是,远离故土家园的生活境遇,使琦君对故乡故土产生了深厚的眷念和怀念,而表现这一内容又构成了她写作的一个重心。对此,笔者不敢苟同。 

这种推断貌是“知人论世”,实则大而无当,流于武断。我们知道,可以说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的,但不能因此就说每个中国人都是勤劳勇敢的。同样的道理,不能因为对故乡故土的怀念是琦君写作的一个重心,就推断她的《泪珠与珍珠》也是怀乡之作。只要读一读《琦君散文》,我们就会发现,表现其它主旨的散文绝不是个别。 

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透过“泪珠与珍珠” 这双明眸,我们不难发现,文章肯定要写“泪珠”与“珍珠”这二者的关系。什么关系呢?文章第10段“这一粒珍珠,又未始不是牡蛎的泪珠呢”一句已经明白无误地点了出来 ,即泪珠就是珍珠。而要深入把握这种关系的实质,还必须进一步弄清楚“泪珠”与“珍珠” 这两个意象在文中各自的内涵。“珍珠”作为一种珍贵的装饰品,结合课文内容,我们不难发现,它应该是指人生的财富。那么“泪珠”的内涵又是什么呢? 

《泪珠与珍珠》是一篇联想非常丰富的作品。粗略归纳一下,共用了十一个材料:⑴奥尔珂德《小妇人》中马区夫人的话:“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心因饱经忧患而愈益温厚。”(第1段);⑵谢冰心散文中的比喻:“雨后的青山,好象泪洗过的良心。”(第2段);⑶白居易《啄木曲》中咏叹忧愁不能用外力消除的诗句(第3段);⑷杜甫《新安吏》中描写官府征兵,百姓生离死别的诗句(第3、4段);⑸台湾同胞返乡探亲时老泪横流(第5段);⑹外子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可得(第6段);⑺我被幼子冥顽不灵而气得流泪(第7段);⑻母亲为幼年的我淘气捣蛋而流泪(第8段);⑼落入牡蛎体内的沙子最终变成珍珠(第10段);⑽观音为世人负担所有的痛苦与罪孽而流泪(第11、12段);⑾基督徒因感激耶稣背负人间罪恶,钉死在十字架上而涕泪交加(第13段)。 

对上述材料的内涵,“我”经历了一个从不认识到有所认识再到认识加深的过程。“我们那时的少女情怀,并未能体会什么是忧患,只是喜爱文学句子本身的美” “觉得非常有趣,也觉得在作文的描写方面,多了一层领悟” “不知愁的少女,最喜欢的总是写泪与愁的诗”,这三句话说明,少女时的“我”并不理解1——3个材料的内涵。虽然有老师的帮助,对杜甫《新安吏》写的“泪纵横”,“我”也只是从生理层面上有所认识,并不能深刻体会其沉痛的感情,所以老师不无遗憾地说:“你懂得就好。但多少人能体会老泪横流的悲伤呢?”而对第5至11个材料的内涵,“我”的认识就要深刻得多。由此可见,第1——4个材料的作用主要是铺垫,从而水到渠成地引出下文;后面的7个材料才是“珍珠”内涵的真正所在。 

那么,第5至11个材料的内涵究竟是什么呢?“人生必于忧患备尝之余,才能体会杜老‘眼枯见骨枯’的哀痛”,点明了第5个材料的内涵:饱经忧患的哀痛,具体点说是亲人分离之痛。“欲思老泪横流而不得,真是可悲”则从反面说明泪珠之难得。“沙子进入眼睛,非要泪水才能把它冲出来”,暗示了第7、8两个材料的内涵:母亲对子女的关爱。“生命在奋斗历程中,是多么艰苦”,点明了第9个材料的内涵:奋斗的艰辛。“慈悲”和“感恩”之心,则分别点明了第10和11两个材料的内涵。因此,“泪珠”的内涵也就明确了,那就是:“饱经忧患的哀痛”“对子女的关爱” “奋斗的艰辛” 以及“慈悲”“感恩”之心等等经历和情感。 

于是,“泪珠”与“珍珠”二者的关系实际上应该是:“饱经忧患的哀痛”“对子女的关爱” “奋斗的艰辛” 以及“慈悲”“感恩”之心等等经历和情感,都是人生的一笔财富,都是珍贵的、值得珍视的东西。 

为什么上述经历和情感都是人生的财富,都是珍贵的、值得珍视的东西呢?阅读经验告诉我们,文中反复出现的语句要特别注意,它要么能显示文章的思路 ,要么是在强调文章的主旨,或者兼而有之。 “眼因流多泪水而愈益清明”在文中就反复出现了三次,恰好能够回答上述问题。该句中的“眼睛”代表的是心灵,我们不是经常说“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吗?“泪水”代表的是“饱经忧患的哀痛”“对子女的关爱” “奋斗的艰辛” 以及“慈悲”“感恩”之心等等经历和情感;“清明”的内涵则完全可以用文章最后一段的“纯洁真挚”四个字来诠释。 

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归纳文章的主旨了:“饱经忧患的哀痛”“对子女的关爱” “奋斗的艰辛” 以及“慈悲”“感恩”之心等等经历和情感都是人生的财富;这些经历和情感越丰富,人的心灵往往也就越纯洁真挚。 

“知人论世”固然不错,但探究文章主旨最根本的途径还是要以文为本,从文章的实际出发,看看文章究竟写了些什么内容,而这些内容又究竟能表现怎样的中心思想。把《泪珠与珍珠》确定为怀乡之作,是用第5个材料的内涵代替了所有材料的内涵,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作者邮箱: liuzuping@yeah.net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5页)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
《泪珠与珍珠》说课稿2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4
《泪珠与珍珠》教学反思
琦君《泪珠与珍珠》课文阅读
《泪珠与珍珠》阅读练习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3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2
《泪珠与珍珠》教案9
《泪珠与珍珠》教案8
《泪珠与珍珠》教案7
《泪珠与珍珠》教案6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1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0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9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8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7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6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5
《泪珠与珍珠》教案5
琦君《泪珠与珍珠》mp3音频课文朗读
《泪珠与珍珠》同步练习
《泪珠与珍珠》学习要点及知识能力检测
《泪珠与珍珠》公开课教案4
情与理之珍珠三境——《泪珠与珍珠》解读
风之语讲《泪珠与珍珠》课堂教学实录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4
《泪珠与珍珠》说课稿
《泪珠与珍珠》教案3
《泪珠与珍珠》教案2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3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2
《泪珠与珍珠》ppt课件1
从多个角度探索《泪珠与珍珠》的主题
泪水 忧患 良心——《泪珠与珍珠》的另类解读
《泪珠与珍珠》的三种境界
《泪珠与珍珠》备课资料
《泪珠与珍珠》教学实录
《泪珠与珍珠》教案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