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首页 | 试卷下载 | 课件下载 | 教案教学 | 教学素材 | 作文中心 | 备课 | 中考 | 高考 | 学习频道 | 教师频道 | 课外读物 | 会员区 | 手机版


  您的位置教案下载 >>课文教案 >>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教案1
作者:   上传者:admin  日期:05-11-08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⑴继续学习消息的有关知识。
  ⑵理解本文语言运用的特点。

能力目标:
  ⑴培养学生搜集、筛选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⑵根据消息的特点,分析本文结构及主体部分的层次。

情意目标:
  通过学习,培养学生的高尚品质和科学精神。

教学建议

课文主题 
  本文报道了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在升空时爆炸的事件,及这一事件在美国全国上下引起的震动、对美国航天事业的影响。


课文思路 
  这篇新闻由标题、电头、导语、主体构成。
  标题由正标题、副标题构成。正标题"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点明本新闻报道的中心事件,概括了这则新闻的主要事实。副标题"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里根总统表示哀悼"揭示了这则新闻的事实结果,同时也作为这则新闻的内容提要。
  电头"本报华盛顿1月28日专电 记者张允文报道:"点明了这则新闻发布的地点、时间、发报人。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时效性、针对性。 
  导语是本文的第1自然段。本文导语简明地概括报道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的情况,并点明本次航天飞机失事的严重性。语言简明,条理清楚。
  主体是本文2至11自然段。本文主体部分是这则新闻的主干,是对本次航天飞机失事的叙述和展开。主体部分可以分两层:第一层是2至9自然段,报道了这次航天飞机失事在美国引起的巨大反响。第二层是10至11自然段,报道了这次航天飞机失事对美国航天事业的影响。


写作特点
  1.及时,是对新闻报道的最基本要求,本文作者做到了这一点,当天事件当天报道。
  2.准确。消息中涉及人名、地名、时间,做到了准确无误,数字尽量精确。涉及科学问题注意使用术语,修饰词语运用得当。 
  3.材料丰富。围绕中心事件的各个方面几乎都作了报道。
  4.详略得当。全文对爆炸事件及反响写得较详,对航天史及空难的影响写得较略;主体部分前三层写得较详,因为这三个方面更为读者关注:7名宇航员只写一人,因为中学女教师麦考利夫来自民间,人们更熟悉她,喜爱她,写她也代表写了七人。


注意引导学生筛选信息 
  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围绕中心事件报道了大量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背景材料,信息量很大。教学中应注意引导学生去寻找并筛选有价值的信息。


帮助学生解决难点 
  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在大的层次上是很清楚的,但在局部上却有些"错乱",例如时间顺序并不很严格,不时地插入背景材料使得对事件的报道时有中断。表现了消息写法上的另一些特点。这对学生来说,是个难点,教师宜作适当讲解,以消除学生的疑惑。
教学设计示例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进一步学习消息的有关知识。
  难点:分析本文结构及主体部分的层次;理清作者思路了解本文组材特点。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⒈导语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我国驻华盛顿记者写的消息。这则消息,及时报道了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的情况及在美国引起的巨大反响。
  ⒉播放音像资料
  设置教学情境,帮助学生了解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的背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
  ⑴大屏幕播放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的电视新闻资料片。

  指导思想:
  ⒈重现当时的真实情景,营造令人震惊的现场氛围; 
  ⒉引导学生思索,这样一个大的事件,应该如何去报道,从而初步认识电视新闻与报纸新闻的区别,进一步加深对消息的特点的理解。
或播放幻灯片:
  ①幻灯片一: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情景。
  ②幻灯片二: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的情景。
  ③幻灯片三:七名遇难宇航员的照片。
  ④幻灯片四: 里根总统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的情景。
  ⑤幻灯片五:(一组)含:华盛顿和全国各地下半旗致哀;帝国大厦熄了灯火,以示哀悼;华盛顿大教堂响起哀悼死难者钟声;布什副总统前往佛罗里达太空中心慰问死难者家属等图片。
  (插播旁白进行解说)
  教师小结:据《北京晚报》1986年1月29日报道,本次事故是自1961年美国开始载人宇宙飞行以来发生的最大的一次空难,可见国际影响之大。

 (二) 学习课文
  教师:结合播放的音像资料向学生介绍这篇消息的背景及消息的有关知识。
  这则消息,导语明确,主体部分具体、确切,围绕中心事件报道了大量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提供了较丰富的背景材料。请同学认真阅读全文,并根据消息的结构找出本文的标题、导语和主体。

  学生活动:
  ⑴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边阅读,边筛选信息。
  ⑵查字典,扫除字词障碍。
  出示应掌握的字、词的幻灯片。
  幻灯片六:
一、利用工具书,给下列红字注音。
罹难  载人  火焰  大厦  哀悼  咨文  坠毁  迄今  舆论
二、应掌握的词语:
⑴罹难 ⑵哀悼 ⑶咨文 ⑷迹象 ⑸坠毁 ⑹迄今 ⑺目击 ⑻探索 ⑼搜集 
⑽庞大 ⑾应征 ⑿兴高采烈:

学生活动:
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思考问题。
⑴指出文章标题、导语和主体三部分内容,划分主体部分层次。
⑵本文的标题、导语各有什么特点?
明确⑴
标题:包括正标题和副标题。正标题: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概括了消息中最主要的内容,副标题: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里根总统表示哀悼。突出了这个爆炸事件的严重性和在美国引起的巨大反响。因此,只要读到这个标题,就能获得这条消息中最重要的信息。 
导语:文章第1段。这段中有三句话,一方面概括写出了最新的、最主要的事实,另一方面还对此做出了评论,并补充了必要的背景材料。
主体部分:第2~11段。报道了大量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包括爆炸事件的经过、这一事件引起的巨大反响和对这一事件原因的初步推测。

教师补充说明:
我们已经讲过,一则消息不可缺少的三部分是标题、导语和主体。现在要补充说明的是,根据报道内容的要求,有的消息除了这三部分外,还增加了某些背景材料,增加了消息的结语,本文的情况就是这样。本文中所写的背景材料,除前面已经提到的以外,还有第9段关于女教师麦考利夫情况的介绍、第10段关于美国航天飞机过去飞行情况的介绍、第11段关于今年美国原定的发射航天飞机的计划的介绍等。文中提供的这些背景材料,起到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报道中心内容的作用。本文最后的一句话:"宇航专家和舆论普遍认为……其长远影响尚难估计",可以看做这篇消息的结语,它的作用是进一步强调了这一事件的严重和所产生影响的巨大。
明确⑵:
这则消息的标题: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副标题;七名宇航员全部遇难;里根总统表示哀悼。标题概括事件本身。"升空后爆炸"简明确切。副标题分两部分:前部分写灾难惨重,后部分写最高领导人的态度。标题和副标题概括了消息的主要内容。因此说,消息的标题所运用的特点是概括的。
消息的导语,把这次事故情况、严重程度用极其简明、准确、概括的语言概述出来,包括电头。电头点明时间、发表地点及记者姓名。时间为:1月28日专电;地点:华盛顿;记者是张允文。导语用词是非常准确的。如"突然"一词表示事件出人意料。"罹难"一词表示作者的痛惜之情。在叙述这次事故严重性时,记者用了"最严重"、"第一次大灾难"表明了事故的严重程度是空前的。

思考问题: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这篇消息材料丰富,围绕中心事件报道了大量很有新闻价值的事实。试概括说明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报道了哪些方面情况?
明确: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围绕中心事件的各个方面,作者几乎都作了精心报道。
主体部分主要报道了下列方面的情况:
①航天飞机爆炸的详细情况;②美国全国对航天飞机失事的反响,包括美国公众、政府机关、总统和夫人、教堂和现场观众的反应;③对事故的调查;④宇航员中的女教师麦考利夫以及她的罹难给她的学生们带来的悲伤;⑤美国航天飞机飞行简况以及这次事故的影响。
小结:要理解本文材料丰富的特点,首先必须掌握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只有反复阅读,才能抓住主要信息。

思考问题:
这篇消息在主体部分里是如何处理详略的?请简要说明这样安排详略的作用。
明确:
这篇消息在材料处理上详略得当。对爆炸事件及其反响写得较详,对航天史的介绍及空难的影响写得较略。主体部分前三层写得较详,因为这三个方面更为读者关注。7名宇航员只写一人,这是因为中学女教师麦考利夫来自民间,人们可能更为关注她,喜爱她。
小结:揣摩课文中的得当的详略,便于记人叙事时恰当地安排详略。

思考问题:
本文主体部分在组织材料方面有什么特点?
学什么读课文,回答问题。
明确:本文主体部分不是按照时间顺序组织材料,而是围绕中心事件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组织材料:第3至6段写社会各界的反应(先概述"全国上下极为震动",再叙述里根总统、
国会、教会等的反应以及事件直接目击者的震惊,然后以里根总统的电视讲话来结束这一部分的内容);第7~8段写主管部门(美国宇航局)的动态(着手调查,组织救援,专家们推测事故原因);第9段写女教师麦考利夫的学生们的悲哀;第10-11段写这一事件在近期和远期产生的影响。这样组织材料,便于从不同方面、不同角度报道大量具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和信息。 

(三)总结、扩展
通过学习本文,我们一方面了解了美"挑战者"号宇航飞机升空后爆炸这一事故的严重性及在国际方面的影响。
另一方面,我们分析了这则消息的标题、导语和主体,尤其对主体部分结构层次进行了研究,了解了作者组稿的顺序。
阅读消息要注意它的六要素及结构特点。我们应将所学知识运用到阅读和写作中去,以便巩固这些知识,提高我们阅读及写作能力。
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进一步加深对标题、导语和主体各部分内容的理解。

(四)布置作业
⒈这则消息围绕中心,报道了大量很有新闻价值的事实,引用了比较充分的背景资料,试概括说明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报道了哪些方面的情况?
⒉假设你是学校板报的编辑,试根据本文编写200字左右的简讯。
第1题答案:
航天飞机爆炸的详细情况;美全国对航天飞机失事的反响;关于事故的调查;介绍宇航员中的女教师麦考利夫以及她的蒙难给她的学生们带来的悲伤;交代美国航天飞机飞行简况及这次事故的影响。


探究活动

资料搜集与讨论
  师生一起到图书资料室或上网搜集有关航天飞机的资料和当时的相关报道,然后进行交流。对"挑战者"号升空后爆炸这一事件应该怎么看?对七名宇航员应该怎么看?就此,可展开思考和讨论,发表各自的见解。



 



* 本站是所有资料仅供教学之用。本站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或由会员上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 本站所有的数据都是本地下载,不可能出现不能下载,下载不成功时,请一直重试下载,如果一直不成功,可能是本站出了故障,隔个几分种后再次重新下载,详细请参考下载说明!
 交互区
上传资料 资料求助
 站内搜索

关键字   

 栏目推荐
在线新华字典  在线成语词典
古诗词大全    中国四大名著
文言文翻译   入团志愿书
中考历届试卷  高考历届试卷
初中阅读练习  高中阅读练习
 相关资料
《从<客至>到“诗圣”杜甫的“朋友圈”》教学设计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教学设计要点
《在《人民报》创刊纪念会上的演说》文本分析
课外古诗文诵读《静女》《涉江采芙蓉》课文分析
《骆驼祥子》:圈点与批注
整本书阅读赏析《红楼梦》中小人物刘姥姥教案
《客至》公开课教案6
统编版高一必修上《故都的秋》教案17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教案8
《烛之武退秦师》教案21
《归去来兮辞》教学设计
《登快阁》教案7
《一名物理学家的教育历程》教案12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教案19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案3
《紫藤萝瀑布》教案25
名著导读《儒林外史》教案3
《扬州慢》教案8
《燕歌行》教案6
《拟行路难(其四)》教学设计7
《客至》教学设计5
《台阶》表格式教案
《锦瑟》教案7
《登快阁》教学设计6
《邓稼先》教案14
写作《说明事物要抓住特征》教案5
《自然选择的证明》教案3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三回教案
《红楼梦》整本书阅读赏析第二回教案
《天文学上的旷世之争》教学设计2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ppt课件1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课后练习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自学阶梯评估测试题
《美“挑战者”号航天飞机升空后爆炸》html课件1


   版权所有 无忧无虑中学语文网 Email:zmjfy@yeah.net  浙ICP备05019169号